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改革理论分析 | 第18-26页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的基本特征 | 第18-21页 |
一、融资形式的多样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 第18-20页 |
二、体制市场化和企业制度现代化 | 第20页 |
三、政府投资明确化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方式选择 | 第21-26页 |
一、税费创设方式 | 第21-22页 |
二、证券融资 | 第22-23页 |
三、项目融资 | 第23页 |
四、其他融资方式 | 第23-25页 |
五、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江苏省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现状与问题 | 第26-33页 |
第一节 江苏省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的总体特征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江苏省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改革实践与运行效果 | 第27-31页 |
一、江苏省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改革实践 | 第27-29页 |
二、江苏省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运行效果 | 第29-31页 |
第三节 江苏省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的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一、投资主体和渠道单一 | 第31-32页 |
二、机制性缺陷造成投资成本居高不下 | 第32页 |
三、投资短缺与浪费并存 | 第32页 |
四、投资资金的循环利用机制还没有确立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国际经验 | 第33-37页 |
第一节 国外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的主要表现 | 第33-34页 |
一、美国的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 | 第33页 |
二、日本的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 | 第33-34页 |
三、瑞典和芬兰的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 | 第34页 |
第二节 国外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运行与改革的经验 | 第34-37页 |
一、融资渠道多元化 | 第34-35页 |
二、融资组织专门化——资金运行的有序性 | 第35页 |
三、融资政策激励性 | 第35页 |
四、投资理念创新性 | 第35-36页 |
五、运营机制民营化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江苏省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对策 | 第37-47页 |
第一节 转变思想理念 | 第37-38页 |
一、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主导型 | 第37页 |
二、公益型转变为经营型 | 第37-38页 |
三、财政负担型转变为污染者负担型 | 第38页 |
四、注重投资数量转变为注重效益 | 第38页 |
五、重视硬件建设转变为硬软件并重 | 第38页 |
第二节 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 第38-41页 |
一、明确政府投资领域 | 第39-40页 |
二、不断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政策体系 | 第40页 |
三、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投资 | 第40页 |
四、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 第40-41页 |
第三节 推进融资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 第41-45页 |
一、进行排污费征收制度的改革 | 第41-42页 |
二、开征环境税 | 第42页 |
三、进一步发展 BOT 等项目融资手段 | 第42-43页 |
四、发展基金融资方式 | 第43-44页 |
五、积极推行和推广排污权交易 | 第44-45页 |
第四节 推进环保产业化发展 | 第45-46页 |
第五节 创新环境资本经营机制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