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谐波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1.1.1 谐波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1.2 谐波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1.2 谐波治理的措施 | 第11页 |
1.3 无源滤波器概述 | 第11-12页 |
1.4 有源滤波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5 有源滤波器的拓扑结构 | 第13-20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工作 | 第20-21页 |
2 HAPF的主电路结构 | 第21-31页 |
2.1 中压配电网有源电力滤波器概述 | 第21-22页 |
2.2 并联基频谐振电路的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 | 第22页 |
2.3 谐波抑制原理及控制方式 | 第22-30页 |
2.3.1 检测电网侧谐波电流控制方式 | 第23-25页 |
2.3.2 检测负载侧谐波电流控制方式 | 第25-28页 |
2.3.3 复合控制方式 | 第28-30页 |
2.4 总结 | 第30-31页 |
3 谐波实时检测方法研究 | 第31-37页 |
3.1 基于p-q运算方式 | 第31页 |
3.2 同步坐标旋转变换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 第31-34页 |
3.2.1 传统的同步坐标旋转变换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 第31-33页 |
3.2.2 三相电压不对称时i_p - i_q 检测法误差分析 | 第33-34页 |
3.3 改进型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 第34-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4 无源滤波器和基频谐振电路的设计 | 第37-46页 |
4.1 无源滤波器的结构与接线方式 | 第37-41页 |
4.2 PF的一般性设计原则 | 第41-42页 |
4.3 无源滤波器参数的选择 | 第42-44页 |
4.4 基频谐振电路的设计 | 第44页 |
4.5 小结 | 第44-46页 |
5 有源滤波器的设计 | 第46-53页 |
5.1 有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第46-47页 |
5.2 有源滤波器主电路结构 | 第47-49页 |
5.3 直流电容器的选取 | 第49-50页 |
5.4 滤波电感值的选取 | 第50页 |
5.5 补偿电流跟踪控制方法 | 第50-52页 |
5.5.1 滞环比较法 | 第50-51页 |
5.5.2 定时比较法 | 第51页 |
5.5.3 三角波比较法 | 第51-52页 |
5.6 总结 | 第52-53页 |
6 系统仿真 | 第53-61页 |
6.1 仿真参数的选取 | 第53-54页 |
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4-60页 |
6.2.1 无源滤波器工作时系统仿真图 | 第54-56页 |
6.2.2 APF和PF均投入工作后系统仿真图 | 第56-59页 |
6.2.3 电源电压不对称时采用 i_p - i_q 和改进型i_p - i_q 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 第59-60页 |
6.3 总结 | 第60-61页 |
7 全文总结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