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 第1章 莫扎特生平和歌剧的创作背景 | 第10-15页 |
| 1.1 莫扎特生平 | 第10-12页 |
| 1.1.1 金色的童年和欧洲之旅 | 第10-11页 |
| 1.1.2 坎坷的青年和曼海姆之恋 | 第11-12页 |
| 1.1.3 成年后的“乐”绩和最后的绝唱 | 第12页 |
| 1.2 时代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 | 第12-13页 |
| 1.3 喜歌剧对其创作的影响 | 第13-15页 |
| 第2章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主要创作特征 | 第15-25页 |
| 2.1 重唱形式的巧妙运用 | 第16-19页 |
| 2.2 歌剧序曲的独特创作 | 第19-21页 |
| 2.3 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 | 第21-23页 |
| 2.4 比格鲁克更宽广、更全面的戏剧艺术 | 第23-25页 |
| 第3章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咏叹调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 | 第25-33页 |
| 3.1 凯鲁比诺咏叹调的创作特征:歌词与旋律的完美结合 | 第27-28页 |
| 3.2 凯鲁比诺咏叹调的演唱风格 | 第28-33页 |
| 3.2.1 咏叹调《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的演唱分析 | 第28-30页 |
| 3.2.2 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的演唱分析 | 第30-33页 |
| 结语 | 第33-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附录 | 第37-40页 |
|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0-41页 |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