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的产品性质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6-20页 |
1.1 信用的概念 | 第6-10页 |
1.2 信用的产品性质 | 第10-19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信用供给不足的成因 | 第20-27页 |
2.1 客观成因信息不对称 | 第20-21页 |
2.2 主观成因经济个体理性的选择 | 第21-23页 |
2.3 博弈与信用的供给不足 | 第23-27页 |
第三章 信用供给不足的影响 | 第27-33页 |
3.1 信用对资源有效配置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 信用对社会公平和效率的影响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我国信用供给不足的成因和特点 | 第33-49页 |
4.1 我国信用供给不足的历史成因 | 第33-36页 |
4.2 我国信用供给不足的制度成因 | 第36-41页 |
4.3 我国信用供给不足的特点 | 第41-49页 |
第五章 信用供给不足的治理 | 第49-57页 |
5.1 市场治理 | 第49-51页 |
5.2 政府治理 | 第51-57页 |
第六章 治理信用供给不足具体措施的建议 | 第57-77页 |
6.1 区域经济环境中增加信用供给的方案 | 第57-61页 |
6.2 全国经济环境中增加信用供给的方案 | 第61-71页 |
6.3 后WTO时代增加信用供给方案 | 第71-77页 |
结束语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说明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