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9-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 国内公车改革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2. 国外公车改革的实践 | 第12-15页 |
(四)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五)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6-17页 |
二、参公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分析 | 第17-26页 |
(一) 基本概念阐释 | 第17页 |
1. 参公单位 | 第17页 |
2. 公务用车 | 第17页 |
3.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 第17页 |
(二)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成果比较与分析 | 第17-19页 |
1. 纵向比较与分析 | 第17-18页 |
2. 横向比较与分析 | 第18-19页 |
(三) 参公单位在公车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19页 |
(四) 参公单位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中面临的困境 | 第19-23页 |
1. 公务用车改革的政策对象确定困难 | 第20页 |
2. 公务车辆改革政策执行困难 | 第20-21页 |
3. 公车改革后关于保留车辆的管理问题争议多 | 第21-22页 |
4. 公车改革的政策目标难以达成 | 第22页 |
5. 改革后面临的安置司勤人员困境 | 第22-23页 |
(五) 参公单位公车改革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3-26页 |
1. 公共政策过于简单抽象,在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 | 第23-24页 |
2. 政府机构“经济理性人”本性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各种自利行为发生 | 第24页 |
3. 公共决策缺少必要的外部监督是公众对公车改革不理解的根本原因 | 第24-25页 |
4. 激励机制不足引发公车改革的内部积极性不够 | 第25-26页 |
三、参公单位在公车改革中的有效路径 | 第26-30页 |
(一) 加强政策宣传,做好公车改革的思想引领 | 第26页 |
1. 发挥舆论影响力,引导民众正确认识改革目的和意义 | 第26页 |
2. 抓好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全员参与改革的主动性 | 第26页 |
3. 重视沟通和交流,全面动员和发挥参与改革人员的积极性 | 第26页 |
(二) 立足实际,推进公车改革政策的执行 | 第26-27页 |
1. 坚持应改尽改原则,合理确定参与公车改革的对象 | 第26-27页 |
2. 严格执行规定,按要求保留改革车辆 | 第27页 |
3. 谨慎决策,实现公车改革政策目标 | 第27页 |
4.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规范处理取消的公务车辆 | 第27页 |
(三) 加强公车改革后保留车辆的管理工作 | 第27-28页 |
1. 全面完善改革后的公车管理制度 | 第27-28页 |
2. 严格落实好日常的管理制度 | 第28页 |
3. 加大政策监督检查的力度 | 第28页 |
4. 应用技术手段加强车辆监管 | 第28页 |
(四) 严格控制经费,达成改革目标 | 第28-29页 |
1. 强化公车油耗管理 | 第28页 |
2. 建立单车台账 | 第28页 |
3. 完善车辆维修程序 | 第28-29页 |
4. 统一办理车辆有关业务 | 第29页 |
5. 降低车辆折旧 | 第29页 |
(五) 做好公车改革直接利益群体——司勤人员的分流与安置工作 | 第29-30页 |
1. 坚持以人为本 | 第29页 |
2. 坚持因地制宜 | 第29页 |
3. 坚持积极稳妥 | 第29-30页 |
四、个案研究——以海南省委党校为例 | 第30-39页 |
(一) 海南省委党校的基本情况 | 第30页 |
1. 单位机构及人员编配情况 | 第30页 |
2. 单位公车和司勤人员的基本情况 | 第30页 |
3. 此次公车改革的整体情况 | 第30页 |
(二) 海南省委党校公车改革面临的困境 | 第30-34页 |
1. 单位混编混岗现象严重,如何确定参与车改的人员难度系数高 | 第30-31页 |
2. 现有车辆情况复杂,确定保留车辆问题严峻 | 第31-33页 |
3. 保留车辆标准不一,如何管理保留车辆面临挑战 | 第33页 |
4. 改革前后费用差距较大,无法达成节支率目标 | 第33-34页 |
(三) 海南省委党校公车改革具体做法 | 第34-39页 |
1. 重视思想引领,积极宣传深化公车改革政策的目的和意义 | 第34-35页 |
2. 严格执行改革政策,合理确定参与车改人员 | 第35页 |
3. 坚持政策原则与实际相结合,“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车辆的保留工作 | 第35-37页 |
4. 推进改革成果,做好保留车辆的管理工作 | 第37-38页 |
5. 人性化地做好司勤人员分流安置工作 | 第38-39页 |
五、结论与讨论 | 第39-41页 |
(一) 参公单位公车改革的困境现实存在且迫切需要解决 | 第39页 |
(二) 海南省委党校的公车改革工作实践对参公单位有借鉴意义 | 第39页 |
(三) 公车改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紧密结合 | 第39-40页 |
(四) 公车改革理论指导和实践的灵活性要加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