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1.1.煤的结构 | 第10-11页 |
1.1.1.Wiser结构模型 | 第10-11页 |
1.1.2.缔合结构 | 第11页 |
1.2.煤的热溶研究状况 | 第11-18页 |
1.2.1.煤热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2.热溶装置 | 第12-13页 |
1.2.3.煤热溶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3-17页 |
1.2.4.热溶物的应用进展 | 第17-18页 |
1.3.煤直接液化研究状况 | 第18-21页 |
1.3.1.煤液化机理 | 第18-19页 |
1.3.2.煤液化溶剂的作用 | 第19-20页 |
1.3.3.预处理对煤液化的影响 | 第20页 |
1.3.4.煤液化催化剂 | 第20-21页 |
1.4.煤直接液化动力学研究 | 第21-24页 |
1.4.1.煤直接液化动力学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2.煤液化动力学模型 | 第22-24页 |
1.4.3.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24页 |
1.5.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2.实验部分 | 第26-32页 |
2.1.试验原料与试剂 | 第26-27页 |
2.1.1.煤样 | 第26页 |
2.1.2.试验试剂 | 第26-27页 |
2.2.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27页 |
2.3.试验方法 | 第27-32页 |
2.3.1.连续热溶 | 第27-28页 |
2.3.2.间歇热溶 | 第28-29页 |
2.3.3.制备催化剂的方法 | 第29页 |
2.3.4.神府煤及其热溶物加氢液化 | 第29-30页 |
2.3.5.分析表征 | 第30-32页 |
3.神府煤的热溶解聚行为研究 | 第32-45页 |
3.1.神府煤的热解行为研究 | 第32-33页 |
3.2.影响神府煤热溶性能的因素 | 第33-37页 |
3.2.1.温度对神府煤热溶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2.溶剂对神府煤热溶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3.1-MN中添加极性溶剂对热溶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神府煤热溶物及残煤的分析表征 | 第37-43页 |
3.3.1.热溶物及残煤的元素分析 | 第37-40页 |
3.3.2.热溶物及残煤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3页 |
3.4.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神府煤及热溶物液化动力学 | 第45-84页 |
4.1.神府煤液化动力学 | 第45-59页 |
4.1.1.神府煤动力学实验 | 第45-47页 |
4.1.2.神府煤液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 第47-51页 |
4.1.3.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求解 | 第51-58页 |
4.1.4.神府煤液化动力学分析 | 第58-59页 |
4.2.不同条件得到的热溶物液化动力学研究 | 第59-77页 |
4.2.1.不同温度热溶物加氢液化动力学研究 | 第59-71页 |
4.2.2.非极性溶剂 1-MN所得热溶物动力学研究 | 第71-77页 |
4.3.液化产物的分析表征 | 第77-83页 |
4.3.1.神府煤液化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 第77-79页 |
4.3.2.热溶物液化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79-80页 |
4.3.3.神府煤及不同温度所得热溶物液化产物比较 | 第80-81页 |
4.3.4.添加甲醇对热溶物液化机理的影响 | 第81-83页 |
4.4.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在校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