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11-33页 |
1.1 选题缘起 | 第11-14页 |
1.2 研究问题、假设和落脚点 | 第14-16页 |
1.3 几个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16-22页 |
1.4 选题意义 | 第22-24页 |
1.5 研究现状与评析 | 第24-30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1.7 研究创新与难点 | 第32-33页 |
2 媒介与风险研究的新理论基础: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SARF) | 第33-48页 |
2.1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的研究溯源 | 第33-38页 |
2.2 风险的社会放大过程与机制 | 第38-43页 |
2.3 应用、检验和发展社会风险放大框架的经验研究 | 第43-48页 |
3 大众媒介在风险放大框架中的角色内涵 | 第48-59页 |
3.1 媒介环境是风险放大的社会基础 | 第48-51页 |
3.2 媒介自身是风险放大的助推器 | 第51-59页 |
4 大众媒介放大风险的实例与实证研究 | 第59-106页 |
4.1 风险报道实例分析:台湾“美牛风波”的媒体呈现 | 第59-67页 |
4.2 风险报道实证分析:日本核泄漏报道放大框架之比较分析 | 第67-83页 |
4.3 风险认知调查测量:媒介放大风险引发认知偏向的实证分析 | 第83-106页 |
5 大众媒介放大风险的动力、策略与后果 | 第106-148页 |
5.1 大众媒介放大风险的动力机制 | 第106-114页 |
5.2 大众媒介放大风险的策略 | 第114-137页 |
5.3 大众媒介放大风险的后果 | 第137-148页 |
6 走出媒介风险放大的藩篱:基于媒介控制的思考 | 第148-166页 |
6.1 建立风险传播的大众媒介信任机制 | 第148-159页 |
6.2 重塑大众媒介在风险“场”中的传播实践 | 第159-166页 |
致谢 | 第166-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87页 |
附录1 公众媒介接触与风险放大认知的调查问卷一 | 第187-189页 |
附录2 公众媒介接触与风险放大认知的调查问卷二 | 第189-192页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