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动力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电力工业论文

基于ADMS的火电厂高架源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1页
目录第13-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课题选择第16-42页
    1.1 国内外二氧化硫污染状况第16-24页
        1.1.1 国内外大气环境质量及 SO_2污染状况第16-21页
        1.1.2 电力产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第21-22页
        1.1.3 山西省大气环境质量及 SO_2污染现状第22-24页
    1.2 国内外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措施第24-31页
        1.2.1 国外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措施第24-27页
        1.2.2 国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措施第27-30页
        1.2.3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发展趋势第30-31页
    1.3 空气质量模型概述第31-40页
        1.3.1 空气质量模型理论及应用第31-33页
        1.3.2 空气质量模型发展概况第33-36页
        1.3.3 空气质量模型的选择第36-37页
        1.3.4 ADMS 模型的应用研究第37-38页
        1.3.5 空气质量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38-40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40-42页
        1.4.1 论文研究内容第40-41页
        1.4.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第41-42页
第二章 ADMS-大气污染扩散模型的建立第42-54页
    2.1 模型的理论框架第42-46页
    2.2 模型的参数选取第46-49页
    2.3 模型的气象模块第49-52页
    2.4 模型的调试第52页
    2.5 模型的验证第52-54页
第三章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4-82页
    3.1 气象条件对二氧化硫浓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第54-58页
        3.1.1 温度对二氧化硫浓度分布的影响第54-56页
        3.1.2 风对二氧化硫浓度分布的影响第56-57页
        3.1.3 云量对二氧化硫浓度分布的影响第57页
        3.1.4 降雨量对二氧化硫浓度分布的影响第57-58页
    3.2 二氧化硫的时间分布特征第58-60页
        3.2.1 小时变化第58-59页
        3.2.2 日变化第59-60页
        3.2.3 季节变化第60页
    3.3 SO_2与 SO_4~(2-)浓度及其干湿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第60-69页
        3.3.1 二氧化硫浓度分析第61-64页
        3.3.2 硫酸根浓度分析第64-67页
        3.3.3 二氧化硫沉降分析第67-68页
        3.3.4 硫酸根沉降比较分析第68-69页
    3.4 SO_2和 SO_4~(2-)浓度及其沉降量的季节分布特征第69-82页
        3.4.1 二氧化硫浓度分析第70-72页
        3.4.2 硫酸根浓度分析第72-75页
        3.4.3 二氧化硫沉降分析第75-78页
        3.4.4 硫酸根沉降分析第78-82页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第82-86页
    4.1 结论第82-84页
        4.1.1 气象因素对二氧化硫浓度影响研究结论第82页
        4.1.2 二氧化硫的时间分布特征结论第82-83页
        4.1.3 二氧化硫的空间分布特征结论第83-84页
        4.1.4 季节硫浓度分布特征结论第84页
    4.2 建议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致谢第92-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球孢白僵菌在亚洲玉米螟种群中的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