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化

摘要第1-7页
绪论第7-10页
第一章 刑事和解制度的历史源流、理论和实践第10-21页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历史源流第11-13页
  一、被害人犯罪学的兴起第11-12页
  二、理想化监狱模式的失败及反思第12页
  三、青少年纠正制度的探索和尝试第12-13页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3-17页
  一、平衡理论第14页
  二、叙说理论第14-15页
  三、恢复正义理论第15-16页
  四、刑事契约理论第16-17页
 第三节 刑事和解的司法实践第17-21页
  一、刑事和解的司法实践概况第17-18页
  二、刑事和解的实践模式第18-19页
  三、刑事和解的实践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法制传统中的体现第21-29页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和解”的词源解释第21-22页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法制传统中的元素分析第22-27页
  一、中国法制传统简述第22-23页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精神价值与中国法制传统的融汇第23-24页
  三、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法制传统中的元素第24-27页
 第三节 近代中国法制传统转型历程中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环境第27-29页
  一、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型第27页
  二、从义务本位到权力本位的转型第27-29页
第三章 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的困境与出路第29-41页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面临的问题第29-36页
  一、理论问题——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的正当化基础第29-34页
  二、实践问题——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的可行性分析第34-36页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的出路第36-41页
  一、基于现有法律框架的分析第36-38页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化方向第38-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发回重审之弊端--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视角
下一篇:初论职务犯罪侦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