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以苯丙氨酰-tRNA合成酶为靶点的新型抗结核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 第1-74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实验材料 | 第15-22页 |
一、菌株 | 第15页 |
二、细胞株 | 第15页 |
三、载体与质粒 | 第15页 |
四、培养基 | 第15-18页 |
五、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第18页 |
六、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18-20页 |
七、分离介质 | 第20-21页 |
八、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44页 |
一、结核分枝杆菌pET30a-pheST质粒的构建 | 第22-30页 |
二、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30-32页 |
三、目的蛋白的纯化 | 第32-34页 |
四、酶活性检测 | 第34-36页 |
五、结核分枝杆菌PheRS抑制剂酶水平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 第36-40页 |
六、阳性样品抗耻垢分枝杆菌活性的测定 | 第40-41页 |
七、MTT比色法检测阳性样品对细胞存活的影响 | 第41-42页 |
八、阳性发酵液样品对结核分枝杆菌和人类PheRS酶活抑制浓度依赖关系初探 | 第42-43页 |
九、阳性样品抗常见病原菌活性的测定 | 第43-44页 |
实验结果 | 第44-64页 |
一、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4-45页 |
二、结核分枝杆菌重组PheRS和人类重组PheRS蛋白的表达 | 第45-46页 |
三、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46-49页 |
四、PheRS酶水平筛选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第49-57页 |
五、阳性样品抗耻垢分枝杆菌活性的测定 | 第57-58页 |
六、MTT法检测阳性发酵液样品对细胞存活影响的结果 | 第58-59页 |
七、阳性发酵液样品对酶活抑制浓度依赖的研究 | 第59页 |
八、阳性样品抗常见病原菌活性的测定 | 第59-64页 |
讨论 | 第64-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第二部分 可可西里碱性土壤样品细菌的分离和嗜碱菌株的多相分类研究 | 第74-107页 |
摘要 | 第75-76页 |
Abstract | 第76-77页 |
前言 | 第77-78页 |
实验材料 | 第78-80页 |
一、土壤样品 | 第78页 |
二、培养基 | 第78-79页 |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9页 |
四、菌种来源 | 第79-80页 |
实验方法 | 第80-90页 |
一、土壤预处理方法 | 第80页 |
二、菌株的分离纯化与培养条件 | 第80页 |
三、形态学特征 | 第80页 |
四、生理生化特征 | 第80-83页 |
五、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第83-84页 |
六、菌株细胞化学组份分析 | 第84-87页 |
七、菌株的分子分类 | 第87-90页 |
实验结果 | 第90-102页 |
一、菌株的分离结果 | 第90页 |
二、菌株CPCC100153形态学特征 | 第90-91页 |
三、生理生化实验结果 | 第91-94页 |
四、化学分类学特征 | 第94-98页 |
五、菌株CPCC100153遗传学和系统发育学特征 | 第98-99页 |
六、菌株CPCC100153的分类研究结果 | 第99-102页 |
讨论 | 第102-103页 |
结论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文献综述 | 第107-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