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的能量传递论文

基于AdaBoost算法的手部动作表面肌电信号分类方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1 肌电假肢控制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表面肌电信号分类的研究现状第14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第14-18页
        1.4.1 本文主要工作第14-15页
        1.4.2 本文结构安排第15-18页
第2章 表面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及采集第18-28页
    2.1 表面肌电信号的概述与产生机理第18-19页
    2.2 表面肌电信号的特点第19-20页
    2.3 肌电信号的数学模型第20-21页
    2.4 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第21-27页
        2.4.1 表面肌电信号采集仪第21-22页
        2.4.2 电极的选择第22-23页
        2.4.3 手部动作的肌肉选择第23-24页
        2.4.4 表肌电信号的采集第24-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表面肌电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方法研究第28-44页
    3.1 表面肌电信号去噪第28-30页
    3.2 连续肌电信号截取第30-32页
    3.3 肌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第32-42页
        3.3.1 时域特征提取第32-34页
        3.3.2 频域特征提取第34-35页
        3.3.3 时频域特征提取第35-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表面肌电信号分类方法研究第44-58页
    4.1 人工神经网络第44-46页
    4.2 BP 神经网络第46-48页
    4.3 SVM 算法第48-49页
    4.4 AdaBoost 算法第49-51页
    4.5 AdaBoost 算法网络设计第51-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表面肌电信号模式识别实验第58-68页
    5.1 实验设计第58-59页
    5.2 模式识别结果分析第59-66页
        5.2.1 BP 神经网络隐函层节点数识别率分析第59-61页
        5.2.2 AdaBoost 算法弱分类器个数识别率分析第61-62页
        5.2.3 表面肌电信号三种分类方法识别率第62-63页
        5.2.4 AdaBoost 算法与 BP 神经网络误差第63-64页
        5.2.5 疲劳肌电信号干扰的 AdaBoost 算法分类识别第64-66页
        5.2.6 AdaBoost 算法与 BP 神经网络的迭代次数第66页
    5.3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6.1 总结第68页
    6.2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作者简介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双模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模式复用技术研究
下一篇:幔源CO2流体充注驱油可行性分析--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