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稳定光电平台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1 课题研究难点 | 第13页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陀螺稳定平台系统分析 | 第15-24页 |
2.1 陀螺稳定平台组成 | 第15-16页 |
2.2 系统数学模型 | 第16-17页 |
2.2.1 功率驱动和执行电机 | 第16页 |
2.2.2 旋转变压器 | 第16-17页 |
2.3 稳定回路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4 负载平台瞄准线稳定原理分析 | 第18-20页 |
2.5 陀螺对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 第20-23页 |
2.5.1 陀螺特性分析及信号处理 | 第20-22页 |
2.5.2 陀螺安装方式及选择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陀螺稳定平台系统总体设计 | 第24-39页 |
3.1 系统总体结构 | 第24-25页 |
3.2 性能指标要求 | 第25页 |
3.3 主要器件选型 | 第25-36页 |
3.3.1 主控芯片的选用 | 第25-28页 |
3.3.2 测速传感器的选用 | 第28-30页 |
3.3.3 驱动电机的选用 | 第30-31页 |
3.3.4 电机驱动H桥芯片的选用 | 第31-32页 |
3.3.5 测角传感器的选用 | 第32页 |
3.3.6 励磁电源的选用 | 第32-33页 |
3.3.7 RDC模块的选用 | 第33-36页 |
3.4 陀螺稳定平台结构设计 | 第36-38页 |
3.4.1 安装方式 | 第36-37页 |
3.4.2 限位装置设计 | 第37-38页 |
3.4.3 结构特点 | 第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伺服控制器设计 | 第39-48页 |
4.1 设计思路 | 第39页 |
4.2 控制策略 | 第39-47页 |
4.2.1 系统工作原理 | 第39-40页 |
4.2.2 比例积分(PI)调节器 | 第40页 |
4.2.3 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 第40-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伺服控制系统工程实现 | 第48-64页 |
5.1 伺服控制系统功能 | 第48页 |
5.2 伺服控制系统架构 | 第48-49页 |
5.3 硬件电路设计 | 第49-57页 |
5.3.1 电气方案 | 第49-50页 |
5.3.2 伺服驱动电路设计 | 第50-52页 |
5.3.3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第52页 |
5.3.4 跟踪控制电路设计 | 第52-53页 |
5.3.5 原理电路设计 | 第53-57页 |
5.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7-63页 |
5.4.1 主要功能 | 第57-58页 |
5.4.2 伺服控制软件流程 | 第58-60页 |
5.4.3 限位处理设计 | 第60-62页 |
5.4.4 人机界面设计 | 第62-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仿真及实验结果 | 第64-72页 |
6.1 速度环建模仿真 | 第64-65页 |
6.2 位置环建模仿真 | 第65-67页 |
6.3 控制器稳定仿真结果 | 第67-70页 |
6.3.1 方位稳定回路仿真结果 | 第67-68页 |
6.3.2 俯仰稳定仿真结果 | 第68-70页 |
6.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5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2-73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