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穗顶部退化突变体L-05261的遗传分析及qPAA8的精细定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英文缩略表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水稻穗部形态结构及分化过程第12-13页
   ·拟南芥花序发育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关于玉米穗发育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水稻穗发育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关于水稻穗退化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水稻穗顶部退化突变体L-05261 的遗传分析第19-28页
   ·材料与方法第19-21页
     ·试验材料及遗传分离群体的构建第19页
     ·过氧化氢(H_20_2)的检测第19页
     ·DNA 样品制备第19-20页
     ·分子标记分析第20页
     ·PCR 扩增第20页
     ·PAGE 凝胶电泳及银染显色第20-21页
     ·新标记的开发第21页
     ·遗传作图与QTL 分析第21页
   ·结果第21-27页
     ·L-05261 穗退化材料的表型特征第21页
     ·F_2 群体的顶端小穗退化频率分布第21-23页
     ·顶端小穗退化性状在杂交和回交后代的分离比例第23页
     ·穗顶部退化性状的QTL 分析第23-27页
   ·讨论第27-28页
     ·水稻穗顶部退化性状复杂,且受环境影响较大第27页
     ·水稻穗顶部退化性状由3 对以上显性或部分显性基因控制第27页
     ·水稻穗顶部退化的小穗可能与过氧化氢的积累有关第27-28页
第三章 水稻穗顶部退化突变体L-05261 遗传作图亚群体的构建第28-35页
   ·材料与方法第28-30页
     ·试验材料及遗传群体构建第28页
     ·DNA 样品制备第28页
     ·PCR 扩增第28-29页
     ·PAGE 凝胶电泳及银染显色第29页
     ·新标记的开发第29-30页
   ·结果第30-34页
     ·F_2 次级群体的构建第30页
     ·qPAA8 初定位结果第30-31页
     ·非qPAA8 单株的连锁分析第31-32页
     ·非qPAA8 及qPAA3 单株的连锁分析第32-33页
     ·qPAA3、qPAA5、qPAA8 亚群体的构建第33-34页
   ·讨论第34-35页
第四章 qPAA8 的精细定位第35-42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试验材料及遗传群体构建第35页
     ·DNA 样品制备第35-36页
     ·PCR 扩增第36页
     ·PAGE 凝胶电泳及银染显色第36-37页
     ·新标记的开发第37页
   ·结果分析第37-41页
     ·取样时间影响样本群体的基因型第37-39页
     ·qPAA8 精细定位结果第39-40页
     ·qPAA8 定位区间的基因第40-41页
   ·讨论第41-42页
     ·L-05261×IRAT129 的F_2 群体可以用来定位qPAA8 基因第41页
     ·qPAA8 易受温度影响第41-42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附录第50-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通烟草脯氨酸合成酶基因NtP5CS和Ntδ-OAT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下一篇:PEPC对水稻抗旱性的调节效果及其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