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制度距离对所有权模式的影响:国有股权、经验的调节作用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1页
图目录第11-12页
表目录第12-13页
1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6页
        1.1.1 现实背景第13-14页
        1.1.2 理论背景第14-16页
    1.2 研究问题第16-17页
    1.3 研究方案第17页
        1.3.1 研究对象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页
    1.4 内容安排第17-19页
2 文献综述第19-49页
    2.1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第19-33页
        2.1.1 概念及分类第19-23页
        2.1.2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理论视角第23-29页
        2.1.3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第29-33页
    2.2 制度差异(制度距离)第33-41页
        2.2.1 制度距离的分类第33-36页
        2.2.2 制度距离对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第36-39页
        2.2.3 制度距离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研究的一些问题第39-41页
    2.3 国有股权与国际化经验第41-45页
        2.3.1 国有股权第41-43页
        2.3.2 国际化经验第43-45页
    2.4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第45-47页
        2.4.1 仍存在未发觉的调节因素第45-46页
        2.4.2 研究设计的相关问题第46-47页
    2.5 小结第47-49页
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第49-63页
    3.1 概念模型的构建第49页
    3.2 研究假设第49-60页
        3.2.1 正式制度距离对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第50-56页
        3.2.2 非正式制度距离对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第56-60页
    3.3 本章小结第60-63页
4 研究方法第63-73页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第63页
    4.2 变量测量第63-70页
        4.2.1 被解释变量第63-64页
        4.2.2 解释变量第64-67页
        4.2.3 调节变量第67-68页
        4.2.4 控制变量第68-70页
    4.3 分析方法第70-73页
5 统计分析第73-85页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3-76页
    5.2 相关分析第76-78页
    5.3 回归分析第78-84页
        5.3.1 正式制度距离、非正式制度距离对所有权模式的影响第78-80页
        5.3.2 调节因素对所有权模式的影响第80-84页
    5.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6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85-91页
    6.1 对于得到验证的假设(假设1、2、3、6)的讨论第85-88页
        6.1.1 正式制度距离在国际投资所有权中的影响第85-86页
        6.1.2 正式制度距离的方向在国际投资所有权选择中的影响第86-87页
        6.1.3 国有股权对正式制度距离的影响的调节第87-88页
        6.1.4 东道国国际化经验在国际投资所有权选择中的影响第88页
    6.2 对于未得到验证的假设(假设4、5)的讨论第88-91页
        6.2.1 非正式制度距离对国际投资所有权选择的影响第88-89页
        6.2.2 国有股权对非正式制度距离的影响的调节第89-91页
7 结论与展望第91-97页
    7.1 研究结论及理论贡献第91-92页
    7.2 实践启示第92-93页
    7.3 研究局限第93-95页
    7.4 研究展望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13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产流动性与非国有企业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来自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下一篇:农业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