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1 芳香硝基化合物加氢的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催化加氢还原法 | 第9-11页 |
1.2.1 液相加氢反应机理 | 第9-10页 |
1.2.2 液相加氢催化剂 | 第10-11页 |
1.3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 第11-14页 |
1.3.1 非晶体合金催化剂的特点 | 第11-12页 |
1.3.2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12页 |
1.3.3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在催化加氢领域的应用 | 第12-14页 |
1.4 纤维素水解 | 第14-16页 |
1.4.1 纤维素水解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4.2 纤维素水解反应的催化剂 | 第14-15页 |
1.4.3 介孔沸石用于纤维素水解 | 第15-16页 |
1.5 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7-24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17-18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8-20页 |
2.3.1 加氢催化剂的制备 | 第18-20页 |
2.3.2 介孔H-ZSM-5的制备 | 第20页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0-22页 |
2.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0页 |
2.4.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 第20-21页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1页 |
2.4.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ICP-AES) | 第21页 |
2.4.5 氢气程序升温脱附测试(H_2-TPD) | 第21页 |
2.4.6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第21页 |
2.4.7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21页 |
2.4.8 低温氮气物理吸附-脱附测试 | 第21-22页 |
2.4.9 元素分析 | 第22页 |
2.5 催化剂催化性能的评价 | 第22-24页 |
2.5.1 催化加氢反应 | 第22页 |
2.5.2 催化水解反应 | 第22-24页 |
3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及其在硝基化合物催化加氢中的应用 | 第24-42页 |
3.1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性能 | 第24-37页 |
3.1.1 椰壳活性炭氧化 | 第24-25页 |
3.1.2 椰壳活性炭接枝N,N'-二[(三甲氧基硅)丙基]-1,2-环己二胺配体 | 第25-28页 |
3.1.3 Pd/C催化剂 | 第28-31页 |
3.1.4 非晶态合金Pd-B/C和Pd-Ni-B/C催化剂 | 第31-37页 |
3.2 催化加氢反应 | 第37-42页 |
3.2.1 对氯硝基苯催化加氢 | 第37-40页 |
3.2.2 α-硝基萘催化加氢 | 第40页 |
3.2.3 1,5-二硝基萘催化加氢 | 第40-42页 |
4 介孔H-ZSM-5分子筛及其在纤维素水解中的应用 | 第42-54页 |
4.1 介孔H-ZSM-5催化剂的性能 | 第42-45页 |
4.1.1 介孔H-ZSM-5的XRD及FT-IR | 第42-43页 |
4.1.2 介孔H-ZSM-5的N_2物理吸附-脱附和酸量 | 第43-45页 |
4.1.3 介孔H-ZSM-5的SEM | 第45页 |
4.2 介孔H-ZSM-5用于纤维素水解 | 第45-53页 |
4.2.1 纤维素水解反应结果 | 第45-47页 |
4.2.2 反应条件对纤维素水解的影响 | 第47-49页 |
4.2.3 离子液体与介孔分子筛催化行为的研究 | 第49-51页 |
4.2.4 纤维素水解反应机理分析 | 第51页 |
4.2.5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 | 第51-53页 |
4.3 介孔H-ZSM-5用于淀粉水解反应 | 第53-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