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转Cry30Fa1基因水稻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综述第11-18页
    1.1 水稻在我国的重要性及转基因水稻的作用第11-12页
    1.2 转基因作物对根际微生态的影响第12-13页
    1.3 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方法第13-18页
        1.3.1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第13-15页
        1.3.2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第15-16页
        1.3.4 扩增rDNA限制酶分析(ARDRA)第16-17页
        1.3.5 第二代测序(NGS)第17-18页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案第18页
二、材料与方法第18-30页
    2.1 试验材料第18-20页
        2.1.1 水稻试验品种与种植地点第18-19页
        2.1.2 试验试剂第19页
        2.1.3 仪器设备第19-20页
    2.2 试验方法第20-30页
        2.2.1 水稻DNA提取第20-21页
        2.2.2 无选择标记Cry30Fa1基因PCR检测第21-22页
        2.2.3 根际土壤总DNA提取第22-26页
        2.2.4 16S rDNA扩增第26-27页
        2.2.5 焦磷酸测序分析第27-30页
三、结果与分析第30-47页
    3.0 无选择标记转Cry30Fa1基因水稻的PCR检测第30-31页
    3.1 根际土壤总DNA的提取第31页
    3.2 根际土壤总DNA的16S rDNA PCR检测第31-32页
    3.3 焦磷酸测序第32-36页
        3.3.1 测序数据统计第32-33页
        3.3.2 raw data质量分析第33页
        3.3.3 raw data质量控制第33-34页
        3.3.4 raw data的GC含量分析第34-35页
        3.3.5 不同品种水稻根际微生物的OTU数据第35-36页
    3.4 不同水稻品种根际微生物的OTU分布第36-38页
    3.5 样本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及采样平台期曲线绘制第38-40页
        3.5.1 样品The observed species指数及稀释度曲线第38页
        3.5.2 样品ChaoI指数及稀释度曲线多样性指数第38-39页
        3.5.3 样品Shannon指数及稀释度曲线第39-40页
    3.6 样品OTU分布及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第40-45页
        3.6.1 门分类水平下各样品OTU分布及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第40页
        3.6.2 纲分类水平下各样品OTU分布及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第40页
        3.6.3 口分类水平下各样品OTU分布及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第40-45页
    3.7 样本间微生物群落B多样性及微生物群落比较第45-47页
        3.7.1 各水稻品种间PCoA聚类图第45-46页
        3.7.2 各水稻品种微生物群落距离第46-47页
四、讨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的物质产出、养分积累及经济效益研究
下一篇:凉山州燕麦种植情况调查及不同栽培因子对燕麦产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