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 | 第13-21页 |
2.1 WSN的概念与特点 | 第13-14页 |
2.1.1 WSN的概念 | 第13页 |
2.1.2 WSN的特点 | 第13-14页 |
2.2 WSN体系结构 | 第14-16页 |
2.2.1 WSN网络体系结构 | 第14-15页 |
2.2.2 WSN节点体系结构 | 第15-16页 |
2.3 WSN关键技术 | 第16-17页 |
2.4 WSN应用领域 | 第17-18页 |
2.5 WSN面临的难题 | 第18-1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 | 第21-33页 |
3.1 节点定位技术简介 | 第21-25页 |
3.1.1 节点定位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21页 |
3.1.2 节点定位算法的分类 | 第21-22页 |
3.1.3 节点位置计算方法 | 第22-25页 |
3.2 基于测距节点定位 | 第25-27页 |
3.2.1 基于RSSI定位法 | 第25页 |
3.2.2 基于AOA定位法 | 第25-26页 |
3.2.3 基于TOA定位法 | 第26页 |
3.2.4 基于TDOA定位法 | 第26-27页 |
3.3 非基于测距节点定位 | 第27-30页 |
3.3.1 质心法 | 第27-28页 |
3.3.2 Dv-Hop定位法 | 第28-29页 |
3.3.3 凸规划定位法 | 第29-30页 |
3.3.4 APIT定位法 | 第30页 |
3.4 定位算法性能评价指标 | 第30-31页 |
3.5 优缺点对比 | 第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4章 基于RSSI测距的优化定位算法 | 第33-39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无线传播损耗模型 | 第33-35页 |
4.2.1 双路径地面反射模型 | 第33页 |
4.2.2 对数-常态分布模型 | 第33-34页 |
4.2.3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 第34-35页 |
4.3 RSSI干扰因素分析 | 第35页 |
4.4 分析基于RSSI的改进方案 | 第35-3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5章 基于RSSI质心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39-51页 |
5.1 概述 | 第39页 |
5.2 质心定位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5.3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40-43页 |
5.3.1 引言 | 第40页 |
5.3.2 PSO基本原理 | 第40-41页 |
5.3.3 引入权重的PSO | 第41-42页 |
5.3.4 PSO实现步骤 | 第42-43页 |
5.3.5 PSO 流程图 | 第43页 |
5.4 基于RSSI质心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43-46页 |
5.4.1 粒子群优化算法在RCPSO中的应用 | 第44页 |
5.4.2 RCPSO定位算法的具体步骤 | 第44-46页 |
5.4.3 RCPSO定位算法流程图 | 第46页 |
5.5 改进算法的仿真及分析 | 第46-50页 |
5.5.1 改变信标节点个数 | 第47页 |
5.5.2 改变通信半径 | 第47-5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