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论文

冻融~加卸载条件下单裂隙岩体疲劳损伤与断裂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5页
        1.2.1 冻融作用下岩石物理力学变化规律研究第9-11页
        1.2.2 加卸载循环作用下岩石疲劳损伤特性研究第11-12页
        1.2.3 裂隙岩体断裂特性研究第12-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2 冻融循环作用下单裂隙岩体损伤特性试验研究第17-26页
    2.1 模型试验第17-19页
        2.1.1 模型材料的选取及配比第17-18页
        2.1.2 单裂隙岩体的制作第18-19页
    2.2 试验方案第19-22页
        2.2.1 试验设备第19-20页
        2.2.2 冻融循环试验方案第20-22页
    2.3 试验结果分析第22-25页
        2.3.1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分析第22-24页
        2.3.2 冻融作用下单裂隙岩体损伤、破坏特征分析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单裂隙岩体冻融~加卸载下损伤破坏特性试验研究第26-35页
    3.1 单裂隙岩体冻融加卸载试验第26-27页
        3.1.1 试验设备第26页
        3.1.2 加卸载循环试验方案第26-27页
    3.2 加卸载循环作用下冻融裂隙岩体强度特征分析第27-30页
        3.2.1 单调加载条件下岩石的宏观变形特性第27-28页
        3.2.2 应力-应变曲线与滞回曲线分析第28-29页
        3.2.3 加卸载循环作用下冻融裂隙岩体变形强度特性分析第29-30页
    3.3 冻融~加卸载循环作用下单裂隙岩体宏观贯通模式分析第30-34页
        3.3.1 单裂隙岩体宏观贯通模式分析第30-32页
        3.3.2 冻融~加卸载循环作用下不同倾角单裂隙岩体强度特性分析第32-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单裂隙岩体冻融疲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第35-43页
    4.1 冻融循环过程中岩石热传导规律及损伤劣化机理分析第35-37页
        4.1.1 岩石冻融损伤影响因素第35-36页
        4.1.2 冻融循环过程中岩石内部温度分布规律第36-37页
        4.1.3 基于温度演化规律的冻胀力变化特征分析第37页
    4.2 冻融循环作用下单裂隙岩体端部疲劳损伤分析第37-41页
        4.2.1 岩石疲劳特性与疲劳理论第37-38页
        4.2.2 单裂隙岩体端部损伤分析第38-39页
        4.2.3 冻融循环作用下单裂隙岩体端部疲劳累计损伤分析第39-41页
    4.3 本章小结第41-43页
5 冻融~加卸载循环作用下单裂隙岩体损伤、断裂机理研究第43-55页
    5.1 岩体损伤断裂的理论基础第43-44页
        5.1.1 断裂裂纹基本类型第43页
        5.1.2 复合型裂纹尖端应力第43-44页
    5.2 冻融~加卸载作用下复合型裂纹扩展准则研究第44-53页
        5.2.1 冻融~加卸载循环作用下岩体损伤效应分析第44-47页
        5.2.2 冻融~加卸载循环作用下裂隙端部应力场分析第47-51页
        5.2.3 冻融~加卸载循环作用下裂纹扩展机理分析第51-52页
        5.2.4 应力强度因子表示方法及裂纹起裂判据第52-53页
    5.3 本章小结第53-55页
6 冻融~加卸载循环作用下单裂隙岩体模拟研究第55-63页
    6.1 颗粒流方法简介第55页
    6.2 单裂隙岩体颗粒流模型构建第55-57页
    6.3 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第57-61页
    6.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63-64页
    7.2 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附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有转换层的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分析
下一篇:风荷载作用下输电线路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