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重视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是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 | 第10-11页 |
1.1.2 开展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是顺应国际教育改革的需要 | 第11页 |
1.1.3 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有效路径 | 第11-12页 |
1.1.4 参与课题研究的体会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1.3.1 国外研究 | 第14-17页 |
1.3.2 国内研究 | 第17-20页 |
1.3.3 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 | 第20-22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1.4.1 幼儿园教师质量 | 第22-23页 |
1.4.2 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 | 第23-24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1.5.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24-26页 |
1.5.2 人本主义管理理论 | 第26页 |
1.5.3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26-30页 |
2 研究设计 | 第30-3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30-3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2.2.1 文献法 | 第31-32页 |
2.2.2 问卷调查法 | 第32页 |
2.2.3 访谈法 | 第32-33页 |
2.2.4 文本分析法 | 第33页 |
2.3 研究过程 | 第33-36页 |
3 山西省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的现状 | 第36-50页 |
3.1 评价目的注重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 第36-37页 |
3.2 评价内容侧重于专业能力 | 第37-39页 |
3.3 评价方式多元化,自评难坚持 | 第39-46页 |
3.4 评价处理略带惩罚,总体上评价取得一定效果 | 第46-50页 |
4 山西省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0-60页 |
4.1 评价标准不合理,标准制定忽视教师 | 第50-53页 |
4.2 评价方式虽然多样,但个别方式流于形式 | 第53-54页 |
4.3 地域和园长理念影响了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的开展 | 第54-56页 |
4.4 教师缺乏主动性,自我参与度低 | 第56-57页 |
4.5 过于在意评价结果,教师心理压力大 | 第57-60页 |
5 建议及对策 | 第60-72页 |
5.1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 第60-64页 |
5.1.1 评价标准的制定符合专业要求 | 第60-61页 |
5.1.2 评价标准的制定应符合教师的发展需求 | 第61-62页 |
5.1.3 评价标准的执行上考虑教师的差异性 | 第62-64页 |
5.2 调动同事、幼儿家长评价的积极性,增强评价的有效性 | 第64-65页 |
5.2.1 创造良好的评价环境 | 第64页 |
5.2.2 加强对幼儿家长评价的指导 | 第64-65页 |
5.3 更新园长管理理念,正确把握评价方向 | 第65-66页 |
5.3.1 掌握科学的评价理念和方法 | 第65-66页 |
5.3.2 建立激励机制,形成教师质量评价的良性循环 | 第66页 |
5.4 加强幼儿园教师学习,提高自身评价的专业性 | 第66-68页 |
5.4.1 以教师自评为主,增强幼儿园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 | 第67页 |
5.4.2 参加培训学习,培养专业素养 | 第67-68页 |
5.5 教师放松心态,客观对待评价 | 第68-72页 |
5.5.1 正确对待家长的评价 | 第69页 |
5.5.2 虚心接受专业人员的评价 | 第69-70页 |
5.5.3 正视评价结果 | 第70-72页 |
6 结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8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