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20页 |
1.1.1 水热通量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1.2 水热通量模拟尺度效应的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20-34页 |
1.2.1 地表水热通量观测 | 第20-23页 |
1.2.2 地表水热通量模拟 | 第23-28页 |
1.2.3 水热通量模拟尺度效应 | 第28-34页 |
1.3 研究方法论 | 第34-3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37-39页 |
第二章 地表蒸散发模型-ETMONITOR敏感性分析 | 第39-53页 |
2.1 蒸散发估算模型 | 第39-43页 |
2.2 敏感性分析试验设计 | 第43-49页 |
2.2.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43-45页 |
2.2.2 目标变量选择 | 第45-46页 |
2.2.3 样本采集 | 第46-49页 |
2.3 SOBOL敏感性分析结果 | 第49-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遥感高空间分辨率至中高空间分辨率尺度水热通量模拟的尺度效应研究 | 第53-79页 |
3.1 研究区 | 第54-55页 |
3.2 数据 | 第55-59页 |
3.2.1 遥感数据 | 第55-58页 |
3.2.2 地面观测数据 | 第58页 |
3.2.3 气象数据 | 第58-59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59-68页 |
3.3.1 地表特征异质性分析方法 | 第59-65页 |
3.3.2 聚合理论和方法 | 第65-66页 |
3.3.3 技术路线 | 第66-68页 |
3.4 结果分析 | 第68-76页 |
3.4.1 土壤水分升尺度结果 | 第68-70页 |
3.4.2 高分辨率估算与通量聚合结果 | 第70-73页 |
3.4.3 聚合误差分析 | 第73-7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四章 遥感中高空间分辨率至陆面过程模型粗网格尺度水热通量模拟的尺度效应研究-情景模拟 | 第79-95页 |
4.1 情景分析总体流程 | 第79-81页 |
4.2 模拟试验设置 | 第81-85页 |
4.2.1 蒸散发模型参数 | 第81页 |
4.2.2 次网格土壤水分SSM异质性实验设置 | 第81-83页 |
4.2.3 次网格LAI异质性实验设置 | 第83-84页 |
4.2.4 次网格SSM和LAI联合异质性实验设置 | 第84页 |
4.2.5 非线性结构分析 | 第84-85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85-93页 |
4.3.1 次网格SSM异质性分析结果 | 第85-90页 |
4.3.2 次网格LAI异质性实验结果 | 第90-92页 |
4.3.3 次网格SSM和LAI联合异质性实验结果 | 第92-9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五章 遥感中高空间分辨率至陆面过程模型粗网格尺度水热通量模拟的尺度效应研究-实例分析 | 第95-107页 |
5.1 研究区与数据 | 第95-97页 |
5.2 分析方法 | 第97-99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99-107页 |
5.3.1 蒸散发空间分布特征 | 第99-100页 |
5.3.2 次网格尺度蒸散发估算偏差 | 第100-103页 |
5.3.3 网格尺度蒸散发估算偏差 | 第103-105页 |
5.3.4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7-11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07-109页 |
6.2 创新点 | 第109页 |
6.3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33页 |
作者简历 | 第133-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