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9-15页 |
1 农民发展的内涵 | 第9-10页 |
2 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3 农民经济权益保障对于农民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11-15页 |
1 我国农民发展中经济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发展经济权益保障的理论 | 第15-18页 |
1.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1.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利益理论 | 第16-17页 |
1.1.3 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 | 第17-18页 |
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发展经济权益保障的思想 | 第18-22页 |
1.2.1 毛泽东思想关于农民发展经济权益保障的思想 | 第18-19页 |
1.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农民发展经济权益保障的思想 | 第19-22页 |
2 我国农民发展中经济权益保障的现状分析 | 第22-29页 |
2.1 农民经济权益保障得到不断完善 | 第22-24页 |
2.1.1 农民的经济权益得到不断落实 | 第22-23页 |
2.1.2 农民的经济权益得到不断扩展 | 第23页 |
2.1.3 农民自身经济维权意识不断提高 | 第23-24页 |
2.2 农民经济权益保障仍然存在问题 | 第24-29页 |
2.2.1 农民市场主体权益缺失 | 第24-25页 |
2.2.2 农民财产权益缺失 | 第25-27页 |
2.2.3 农民劳动权益受损 | 第27-29页 |
3 我国农民发展中经济权益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7页 |
3.1 制度设计缺陷是农民经济权益缺失的根源 | 第29-32页 |
3.1.1 城乡二元体制约束 | 第29-30页 |
3.1.2 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30-31页 |
3.1.3 以农补工经济发展战略导致农民经济权益受损 | 第31-32页 |
3.2 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农民缺乏市场谈判能力 | 第32-35页 |
3.2.1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33-34页 |
3.2.2 政府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不够 | 第34-35页 |
3.3 自身素质低下使得农民经济权益意识不强 | 第35-37页 |
3.3.1 农民法律维权意识淡薄 | 第35-36页 |
3.3.2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 第36-37页 |
4 我国农民发展中经济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 | 第37-44页 |
4.1 完善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相关制度 | 第37-40页 |
4.1.1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 第37-38页 |
4.1.2 健全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 | 第38-39页 |
4.1.3 加强对农民经济权益的倾斜性政策保护 | 第39-40页 |
4.2 提高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组织化程度 | 第40-42页 |
4.2.1 完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法律体系 | 第40-41页 |
4.2.2 加大政府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 | 第41-42页 |
4.3 提高农民自身的经济权益意识 | 第42-44页 |
4.3.1 提高农民法律维权意识 | 第42-43页 |
4.3.2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个人简介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