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第13-1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2.1.1 农业技术推广 | 第13页 |
2.1.2 农业科技服务 | 第13-14页 |
2.1.3 推进路径 | 第14-15页 |
2.2 相关理论介绍 | 第15-17页 |
2.2.1 农业推广扩散理论 | 第15-16页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6-17页 |
3 日本农业科技服务基本推进路径 | 第17-26页 |
3.1 发展劝农政策拉开近代日本农业科技服务序幕 | 第17-19页 |
3.1.1 推行劝农政策,开展农业技术指导 | 第17-18页 |
3.1.2 起用老农,确立农事巡回教师制度 | 第18页 |
3.1.3 整备实验研究体制,加强技术指导 | 第18页 |
3.1.4 设立农会,完善技术指导 | 第18-19页 |
3.2 颁布法律力促战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 | 第19-21页 |
3.2.1 协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登上历史舞台 | 第19页 |
3.2.2 服务重点由物转向人,注重培养青少年 | 第19-20页 |
3.2.3 机构设置效仿美国,突出服务教育性 | 第20页 |
3.2.4 建立中央政府与都道府县合作模式 | 第20-21页 |
3.3 逐步变革区域服务体制完善服务体系 | 第21-24页 |
3.3.1 初探小区域服务体制(1951-1957) | 第21-22页 |
3.3.2 发展中区域服务体制(1958-1964) | 第22-23页 |
3.3.3 完善广域地区服务体制(1965 年至今) | 第23-24页 |
3.4 调整各时期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方式与时俱进 | 第24-26页 |
3.4.1 从地域紧密型过渡到地域重点服务型方式(1945-1964) | 第24-25页 |
3.4.2 顺应新体制采用专业分工方式(1965-1974) | 第25页 |
3.4.3 方式升级进行地区分工(1975-1989) | 第25页 |
3.4.4 地区分工与专业分工并用方式(1990 年至今) | 第25-26页 |
4 日本农业科技服务推进中的成就与不足 | 第26-32页 |
4.1 日本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取得的成就 | 第26-30页 |
4.1.1 相关法律政策不断完善 | 第26-27页 |
4.1.2 农技服务体系健全 | 第27-28页 |
4.1.3 队伍建设逐步发展壮大 | 第28-29页 |
4.1.4 政府服务经费保障充足 | 第29-30页 |
4.2 日本农业科技服务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第30-32页 |
4.2.1 试验研究和普及教育联结不紧密 | 第30页 |
4.2.2 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主体性不明确 | 第30页 |
4.2.3 政府与农协竞争合作关系不清晰 | 第30-31页 |
4.2.4 服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新时代需求 | 第31-32页 |
5 日本农业科技服务推进路径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40页 |
5.1 我国农业科技服务推进现状及问题 | 第32-35页 |
5.1.1 我国农业科技服务推进现状 | 第32-34页 |
5.1.2 我国农业科技服务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5.2 日本农业科技服务推进路径选择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40页 |
5.2.1 完善机构设置为农业科技服务提供保障 | 第36页 |
5.2.2 引导改善农民生活与农业科技服务同步进行 | 第36-37页 |
5.2.3 强化服务公益性与奖励补贴机制相结合 | 第37-38页 |
5.2.4 注重农村青少年教育确保服务事业后继有人 | 第38-39页 |
5.2.5 大力拓宽农业科技服务投入渠道 | 第39-40页 |
6 小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