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农地流转过程中“非粮化”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9-15页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 研究背景第9-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页
    (二)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0-11页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1-13页
        1. 研究思路第11-13页
        2. 研究方法第13页
    (四) 创新点第13-15页
二、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第15-23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二) 相关理论基础第16-17页
    (三) 文献综述第17-23页
        1. 农地流转相关研究第18-19页
        2. “非粮化”相关研究第19-22页
        3. 研究评述第22-23页
三、农地流转过程中“非粮化”现状调查分析——以河南省为例第23-33页
    (一) 问卷设计第23-25页
        1. 样本选择第23页
        2. 调查内容第23页
        3. 调查对象分析第23-25页
    (二) 河南省农地流转现状分析第25-28页
        1. 农地流转范围较广第25-26页
        2. 农地流转主体日益多样化第26-27页
        3. 农地流转形式多样第27页
        4. 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三) 河南省“非粮化”现状分析第28-31页
        1. 农地流转中“非粮化”速度加快第28-29页
        2. 流转后农地大多用来发展高效农业第29-30页
        3. 改变农地用途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第30-31页
    (四) 农地流转“非粮化”的影响第31-33页
四、农地流转中“非粮化”问题的原因分析——以河南省为例第33-41页
    (一) 成本收益不合理第33-34页
    (二)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第34-35页
    (三) 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影响第35-36页
    (四)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第36页
    (五) 农地流转政策影响第36-37页
    (六) 农业补贴政策不健全第37-38页
    (七) 相应主体监管不到位第38-39页
    (八) 政策宣传不到位第39-41页
五、农地流转“非粮化”管控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第41-51页
    (一) 农地流转“非粮化”管控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目标第41-42页
        1. 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第41页
        2. 村集体的行为目标第41-42页
        3. 农户行为目标第42页
    (二) 农地流转“非粮化”管控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第42-49页
        1. 地方政府与村集体的博弈分析第42-44页
        2. 地方政府与农户的博弈分析第44-46页
        3. 村集体与农户的博弈分析第46-47页
        4. 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户相互间的博弈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六、农地流转“非粮化”管控对策建议第51-55页
    (一) 明确职责,建立共同利益驱动机制第51-52页
    (二) 明确标准,构建各主体激励机制第52页
    (三) 完善政策,明确耕地用途第52-53页
    (四)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第53-54页
    (五) 加强宣传教育,扩大政策知晓面第54-55页
结束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承担的科研项目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优化原理的单元尺寸场光滑化:模型和应用
下一篇:创业网络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基于温州的多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