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6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7-25页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2.1.1 宏观视角下电力行业减碳效率研究 | 第17-18页 |
2.1.2 项目视角下电力行业减碳效率研究 | 第18-19页 |
2.1.3 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其他低碳发电项目的减碳效率研究 | 第19-21页 |
2.2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及其应用 | 第21-25页 |
2.2.1 DEA方法及其在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2.2.2 基于共同前沿的DEA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第3章 电力行业碳减排效率评价模型建立 | 第25-32页 |
3.1 评价模型架构 | 第25-26页 |
3.2 决策单元及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6-28页 |
3.2.1 决策单元 | 第26-28页 |
3.2.2 投入产出指标 | 第28页 |
3.3 碳减排效率DEA评价模型 | 第28-32页 |
3.3.1 碳减排效率计算模型 | 第28-30页 |
3.3.2 群组前沿相对共同前沿下的碳减排效率比率 | 第30页 |
3.3.3 减碳无效性的分解 | 第30-32页 |
第4章 模型运算与结果分析 | 第32-45页 |
4.1 数据收集及描述性统计 | 第32-33页 |
4.1.1 数据收集 | 第32页 |
4.1.2 描述性统计 | 第32-33页 |
4.2 项目减碳效率分析 | 第33-38页 |
4.2.1 群组前沿内和共同前沿下项目减碳效率 | 第33-36页 |
4.2.2 共同前沿下各类项目平均碳减排效率 | 第36页 |
4.2.3 共同前沿下各类项目减碳效率范围 | 第36-37页 |
4.2.4 项目减碳效率结果综合分析 | 第37-38页 |
4.3 项目减碳效率差异分析及无效性分解 | 第38-44页 |
4.3.1 群组前沿和共同前沿下的项目减碳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4.3.2 减碳无效性分解 | 第39-44页 |
4.4 本章小结及建议 | 第44-4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8页 |
5.1 文章结论 | 第45-46页 |
5.2 不足之处 | 第46页 |
5.3 未来展望 | 第46-48页 |
附表Ⅰ 原始数据 | 第48-51页 |
附表Ⅱ matlab算法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