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 1.1.1 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 第12页 | 
| 1.1.2 可持续发展是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必由之路 | 第12-13页 | 
| 1.1.3 传统村落的衰落和消失 | 第13页 | 
| 1.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3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17页 |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9页 | 
| 1.4.1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 1.4.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框架 | 第19-22页 | 
| 1.5.1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1.5.2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 第2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传统村落保护更新概念解析 | 第22-38页 | 
| 2.1 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22-25页 | 
| 2.1.1 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22页 | 
| 2.1.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 第22-23页 | 
| 2.1.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定义及内涵 | 第23-24页 | 
| 2.1.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 第24-25页 | 
| 2.1.5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 第25页 | 
| 2.2 传统村落保护 | 第25-30页 | 
| 2.2.1 传统村落的概念 | 第25页 | 
| 2.2.2 传统村落的构成 | 第25-28页 | 
| 2.2.3 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的概念 | 第28-29页 | 
| 2.2.4 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的价值与意义 | 第29-30页 | 
| 2.3 国外案例 | 第30-32页 | 
| 2.3.1 德国萨克森--安哈特州米歇村 | 第30-32页 | 
| 2.4 国内案例 | 第32-37页 | 
| 2.4.1 永嘉县岩头镇岩头村 | 第32-34页 | 
| 2.4.2 温州市大若岩镇埭头村 | 第34-3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3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原则及策略研究 | 第38-62页 | 
| 3.1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特点 | 第38页 | 
| 3.2 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 第38-45页 | 
| 3.2.1 维护传统村落历史环境的整体性 | 第38-39页 | 
| 3.2.2 要突出重点保护原则 | 第39-42页 | 
| 3.2.3 公众参与原则 | 第42页 | 
| 3.2.4 动态保护原则 | 第42页 | 
| 3.2.5 循环互动原则 | 第42-43页 | 
| 3.2.6 保持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 第43页 | 
| 3.2.7 坚持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可持续性 | 第43-45页 | 
|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策略 | 第45-61页 | 
| 3.3.1 整体格局的保护策略 | 第45-50页 | 
| 3.3.2 传统街巷的保护策略 | 第50-51页 | 
| 3.3.3 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修复策略 | 第51-55页 | 
| 3.3.4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的保护策略 | 第55-59页 | 
| 3.3.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 第59-6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4章 李家疃村落的特征、现状及规划设计 | 第62-122页 | 
| 4.1 李家疃村落历史沿革及基本情况 | 第62-77页 | 
| 4.1.1 李家疃村落历史沿革 | 第62-63页 | 
| 4.1.2 李家疃村落地理建置沿革 | 第63-64页 | 
| 4.1.3 传统村落所在城市的基本情况 | 第64-65页 | 
| 4.1.4 传统村落物质要素情况调查 | 第65-76页 | 
| 4.1.5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调查 | 第76-77页 | 
| 4.2 李家疃传统村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77-95页 | 
| 4.2.1 村落整体风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77-79页 | 
| 4.2.2 传统建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79-92页 | 
| 4.2.3 道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2-93页 | 
| 4.2.4 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3-95页 | 
| 4.3 可持续发展下李家疃传统村落保护更新设计 | 第95-121页 | 
| 4.3.1 李家疃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设计原则 | 第95-96页 | 
| 4.3.2 对村落整体保护与更新设计 | 第96-100页 | 
| 4.3.3 对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设计规划 | 第100-117页 | 
| 4.3.4 对村落历史街巷的保护更新设计 | 第117-119页 | 
| 4.3.5 对村落景观环境的保护设计规划 | 第119-120页 | 
| 4.3.6 对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 | 第120-12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 结论 | 第122-1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3-12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6-127页 |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