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的效能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引言 | 第13-16页 |
| 第一章 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概述 | 第16-21页 |
| 一、刑事庭前会议制度出台背景 | 第16-17页 |
| 二、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立法规定 | 第17-19页 |
| 三、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效能作用 | 第19-21页 |
| (一)保障庭审集中进行 | 第19页 |
| (二)提高诉讼效率 | 第19页 |
| (三)加强程序正义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刑事庭前会议制度之实证考察 | 第21-34页 |
| 一、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总体适用情况 | 第21-26页 |
| (一)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的适用率 | 第21-23页 |
| (二)刑事庭前会议制度适用过程中涉及案件类型 | 第23-26页 |
| 二、刑事庭前会议的具体程序适用 | 第26-32页 |
| (一)刑事庭前会议程序启动 | 第26-27页 |
| (二)刑事庭前会议参与主体 | 第27-29页 |
| (三)刑事庭前会议召开地点 | 第29页 |
| (四)刑事庭前会议召开事由 | 第29-32页 |
| 三、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的实施效果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刑事庭前会议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40页 |
| 一、刑事庭前会议制度适用率低 | 第34-36页 |
| 二、刑事庭前会议制度具体程序不规范 | 第36-38页 |
| 三、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效力不明确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发挥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效能之路径思考 | 第40-47页 |
| 一、完善刑事庭前会议制度 | 第40-43页 |
| (一)刑事庭前会议主持者 | 第40-41页 |
| (二)被告人出席刑事庭前会议 | 第41页 |
| (三)刑事庭前会议具体程序事项 | 第41-42页 |
| (四)刑事庭前会议解决事项 | 第42页 |
| (五)刑事庭前会议法律效力 | 第42-43页 |
| 二、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 | 第43-47页 |
| (一)完善被告人诉讼权益保障制度 | 第44页 |
| (二)提高法官专业素养 | 第44-45页 |
| (三)完善证据开示制度 | 第45页 |
| (四)建立“禁反言”制度和约束惩戒制度 | 第45页 |
| (五)提示司法信息化水平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