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碳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基于酚醛胺体系多孔炭材料的可控制备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8-44页
    1.1 多孔炭材料研究进展第18-35页
        1.1.1 概述第18页
        1.1.2 自组装中的相互作用第18-19页
        1.1.3 形貌控制第19-29页
        1.1.4 孔道控制第29-35页
    1.2 聚合物基炭前驱体研究进展第35-43页
        1.2.1 天然聚合物基炭材料第35-37页
        1.2.2 热塑性高分子基炭材料第37-38页
        1.2.3 热固性树脂基炭材料第38-4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第43-44页
2 实验部分第44-48页
    2.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第44-45页
        2.1.1 实验药品第44-45页
        2.1.2 实验仪器第45页
    2.2 材料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第45-48页
        2.2.1 材料的结构表征第45-46页
        2.2.2 材料的性能测试第46-48页
3 聚苯并噁嗪基纳米聚合物球及其微孔炭球的合成第48-81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3.2.1 聚苯并噁嗪胶体球合成第48-50页
        3.2.2 聚苯并噁嗪基炭球制备第50页
    3.3 聚苯并噁嗪胶体球的结果讨论第50-67页
        3.3.1 聚苯并噁嗪纳米球的物化性能第50-53页
        3.3.2 影响聚合物球形成的因素第53-66页
        3.3.3 纳米球生长机理的探讨第66-67页
    3.4 聚苯并噁嗪基纳米炭球结果讨论第67-74页
        3.4.1 不同炭前驱体的炭化效果第67-71页
        3.4.2 不同炭化和活化温度对炭球的影响第71-74页
    3.5 炭球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研究第74-80页
    3.6 本章小结第80-81页
4 聚苯并噁嗪基珊瑚状大孔容多孔炭的合成第81-100页
    4.1 引言第81-82页
    4.2 实验部分第82页
        4.2.1 聚苯并噁嗪基大孔容炭材料的合成第82页
        4.2.2 SnO_2/炭复合材料的合成第82页
    4.3 大孔容炭材料的制备结果讨论第82-94页
        4.3.1 材料结构的可控性第82-90页
        4.3.2 材料结构形成过程的推测第90-94页
    4.4 珊瑚状炭材料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第94-98页
        4.4.1 珊瑚状炭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性能研究第94-96页
        4.4.2 珊瑚状炭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第96-98页
    4.5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5 聚苯并噁嗪基炭片的合成第100-116页
    5.1 引言第100-101页
    5.2 实验步骤第101页
        5.2.1 片状炭的合成第101页
        5.2.2 磷酸铁锂/炭复合材料的合成第101页
    5.3 炭片合成的结果与讨论第101-112页
        5.3.1 炭片形貌及孔道表征第101-106页
        5.3.2 炭片合成机理第106-112页
    5.4 LiFePO_4/炭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第112-115页
    5.5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16-118页
    6.1 结论第116-117页
    6.2 创新点摘要第117页
    6.3 展望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作者简介第13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炭修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权衡存款保险正负效应的逆周期式定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