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用电设施防窃电系统的研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 第8-9页 |
1.2 窃电与防窃电的主要方法 | 第9-11页 |
1.3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实现手段 | 第11-13页 |
1.4 本论文的构成 | 第13-14页 |
2 负荷信号的在线监测及窃电判断过程仿真 | 第14-21页 |
2.1 负荷信号的在线监测 | 第14-18页 |
2.1.1 小波变换 | 第14页 |
2.1.2 小波与信号奇异性特征 | 第14-15页 |
2.1.3 信号的相关性分析及相关系数计算 | 第15-16页 |
2.1.4 信号奇异性监测的原理 | 第16-18页 |
2.2 窃电判断过程的仿真 | 第18-20页 |
2.2.1 信号数据库的建立 | 第18页 |
2.2.2 窃电信号识别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18-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公共设施防窃电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1-39页 |
3.1 系统硬件框图 | 第21页 |
3.2 无线通信单元的设计 | 第21-26页 |
3.2.1 MC35IGPRS模块 | 第21-22页 |
3.2.2 MC35I的相关驱动电路 | 第22-26页 |
3.3 A/D采集电路 | 第26-27页 |
3.4 信号的采样调理电路 | 第27-28页 |
3.5 核心CPU处理器28335 | 第28-37页 |
3.6 硬件电路设计中的抗干扰措施 | 第37-38页 |
3.6.1 地线的设计 | 第37-38页 |
3.6.2 电源线的布线方法 | 第38页 |
3.6.3 去耦电容的配置 | 第38页 |
3.6.4 其他抗干扰设计 | 第3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公共设施防窃电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9-48页 |
4.1 系统软件框图 | 第39-40页 |
4.2 各部分程序设计流程图 | 第40-46页 |
4.2.1 控制系统设计总体流程 | 第40-41页 |
4.2.2 数据采集 | 第41-42页 |
4.2.3 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4.2.4 异常报警 | 第43-44页 |
4.2.5 数据通信 | 第44-45页 |
4.2.6 数据存储 | 第45-46页 |
4.3 软件的抗干扰设计 | 第46-47页 |
4.3.1 数据采集误差的软件对策 | 第46页 |
4.3.2 控制状态失常的软件对策 | 第46-47页 |
4.3.3 程序运行失常的软件对策 | 第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实验平台的搭建及测试 | 第48-56页 |
5.1 实验平台搭建 | 第48-50页 |
5.1.1 LC振荡电路的搭建 | 第48-49页 |
5.1.2 实验用电路板及通信模块 | 第49-50页 |
5.2 实验数据处理 | 第50-53页 |
5.2.1 AD模块测试结果 | 第50-51页 |
5.2.2 电压及电流互感器输出结果 | 第51-52页 |
5.2.3 窃电信号的检测试验 | 第52-53页 |
5.3 现场测试 | 第53-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A AD7606模块程序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