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通货膨胀效应--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0-14页
        1.2.1 流动性及流动过剩的相关研究第10-12页
        1.2.2 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相关研究第12-14页
    1.3 内容安排第14-15页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5-17页
2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成因及效应第17-26页
    2.1 流动性及流动性过剩第17-18页
    2.2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第18-21页
    2.3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第21-23页
        2.3.1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国际原因第22页
        2.3.2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国内诱因第22-23页
    2.4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效应第23-26页
        2.4.1 我国流动性过剩对金融资产价格效应第24-25页
        2.4.2 我国流动性过剩对实物资产价格的效应第25-26页
3 流动性过剩的通胀效应理论分析第26-32页
    3.1 流动性过剩通胀效应的理论基础第26-28页
    3.2 基于IS-LM模型的理论分析第28-30页
    3.3 基于AD-AS模型的理论分析第30-32页
4 我国流动性过剩通胀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3年数据第32-43页
    4.1 变量的选取及处理第32-35页
        4.1.1 关于流动性过剩指标的对比与选取(EL)第32-34页
        4.1.2 通货膨胀(CPI)第34页
        4.1.3 实际产出(GDP)第34页
        4.1.4 房地产市场(H)第34-35页
    4.2 模型的构建第35-36页
        4.2.1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测量第35页
        4.2.2 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模型建立第35-36页
    4.3 实证结果分析第36-43页
        4.3.1 单位根检验第36-37页
        4.3.2 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第37-38页
        4.3.3 脉冲响应分析第38-43页
5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3-47页
    5.1 合理适度的控制货币供给第43-44页
    5.2 刺激消费,降低储蓄率第44页
    5.3 拓宽投资渠道,完善金融市场第44-45页
    5.4 加快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后记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董事会结构与公司风险承担--基于动态内生性的经验研究
下一篇: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研究--基于DCC-GARCH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