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EACH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 第2章 研究基础 | 第15-27页 |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 | 第15-16页 |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重点 | 第16-17页 |
|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 第17-21页 |
| 2.3.1 网络结构 | 第17-18页 |
| 2.3.2 传感器节点结构 | 第18-20页 |
| 2.3.3 协议栈 | 第20-21页 |
|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 第21-26页 |
| 2.4.1 协议的特点 | 第21-22页 |
| 2.4.2 典型路由协议介绍 | 第22-25页 |
| 2.4.3 性能衡量指标 | 第25-26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LEACH算法分析 | 第27-35页 |
| 3.1 LEACH算法工作流程 | 第27-29页 |
| 3.2 能量模型 | 第29-31页 |
| 3.3 LEACH算法分析 | 第31-32页 |
| 3.4 LEACH算法存在的不足 | 第32-3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4章 改进算法 | 第35-51页 |
| 4.1 概率预测机制 | 第35-38页 |
| 4.1.1 基本思想 | 第35页 |
| 4.1.2 网格模型 | 第35-38页 |
| 4.2 LEACH算法的改进 | 第38-41页 |
| 4.2.1 簇头选举 | 第38-39页 |
| 4.2.2 簇的划分 | 第39-41页 |
| 4.2.3 数据传输阶段 | 第41页 |
| 4.3 单簇头算法分析 | 第41-42页 |
| 4.4 多簇头节点改进算法 | 第42-48页 |
| 4.4.1 网络模型 | 第42-43页 |
| 4.4.2 簇头个数的确定 | 第43-45页 |
| 4.4.3 簇头的产生 | 第45-48页 |
| 4.5 改进LEACH算法的总体流程 | 第48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 第5章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 第51-61页 |
| 5.1 仿真工具简介 | 第51页 |
| 5.2 网络模型 | 第51-52页 |
| 5.3 算法性能分析 | 第52-60页 |
| 5.3.1 LEACH-P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52-57页 |
| 5.3.2 LEACH-E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57-6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6.1 总结 | 第61页 |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