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监狱制度与劳动改造制度论文

监禁矫正效能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导论第12-26页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2-16页
    二、 研究现状第16-22页
    三、 论文框架第22-23页
    四、 研究方法第23-25页
    五、 几点说明第25-26页
第一章 监禁矫正效能概述第26-57页
    一、 监禁矫正效能的概念第26-38页
        (一) 监禁矫正效能的含义第26-34页
        (二) 监禁矫正效能的理解第34-38页
    二、 监禁矫正的理论根基第38-48页
        (一) 矫正罪犯的基本理论第39-45页
        (二) 矫正罪犯的基本模式第45-48页
    三、 监禁矫正机理分析第48-57页
        (一) 监禁矫正的一般原理第48-53页
        (二) 监禁矫正效能影响因素第53-57页
第二章 监禁矫正效能的评估标准及研究方案第57-84页
    一、 监禁矫正效能的评估标准第57-64页
        (一) 理想标准第57-59页
        (二) 现实标准第59-62页
        (三) 本文标准第62-64页
    二、 监禁矫正效能的研究方法第64-73页
        (一) 研究方法第64-71页
        (二) 优势与局限第71-73页
    三、 监禁矫正效能的研究方案第73-84页
        (一) 研究假设第73-74页
        (二) 研究方案第74-76页
        (三) 研究样本第76-84页
第三章 监禁矫正效能的综合评估第84-120页
    一、 监禁矫正效能概况第84-97页
        (一) 我国监禁矫正的从严规范第84-89页
        (二) 我国监禁矫正的现实压力第89-95页
        (三) 矫正效能的狱内指标考察第95-97页
    二、 监禁矫正基本效能分析第97-111页
        (一) 监禁矫正之预防犯罪效能第97-102页
        (二) 监禁矫正之预防重新犯罪效能第102-106页
        (三) 监禁矫正之罪犯素质改善效能第106-111页
    三、 监禁矫正综合效能评估第111-120页
        (一) 监禁矫正效能的调查结果第112-114页
        (二) 监禁矫正效能的模型评估第114-120页
第四章 监禁矫正效能的差异检验第120-218页
    一、 监禁矫正效能的犯罪类型差异第120-141页
        (一) 刑法同类各罪的矫正效能差异第120-127页
        (二) 暴力型、财产型等犯罪的矫正效能差异第127-134页
        (三) 初犯与再犯的矫正效能差异第134-141页
    二、 监禁矫正效能的刑罚类型差异第141-172页
        (一) 监禁刑适用结构与刑期矫正价值第141-149页
        (二) 重刑与轻刑的矫正效能差异第149-159页
        (三) 减刑和假释的矫正效能差异第159-172页
    三、 监禁矫正效能的矫正措施差异第172-218页
        (一) 管理矫正措施效能差异第173-186页
        (二) 教育矫正措施效能差异第186-194页
        (三) 心理矫正措施效能差异第194-210页
        (四) 劳动矫正措施效能差异第210-21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218-240页
    一、 关于监禁矫正效能的主要结论第218-225页
        (一) 我国监禁矫正具有较好效能第218-220页
        (二) 重刑矫正并不比轻刑更有效第220-221页
        (三) 矫正再犯并不比初犯更有效第221页
        (四) 不同矫正措施效能差异显著第221-225页
    二、 提升监禁矫正效能的几点建议第225-240页
        (一) 重刑矫正之理性施用第225-228页
        (二) 项目循证矫正之深度探索第228-233页
        (三) 矫正措施之优化调整第233-240页
参考文献第240-254页
附录: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第254-258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258-259页
后记第259-260页

论文共2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符号互动理论视野下的犯罪原因研究
下一篇:公民权利视角下社会保障制度“去身份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