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1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本文内容结构及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1.3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2章 购物者营销与金融高净值客户营销概述 | 第11-15页 |
2.1 金融营销的发展与现代关系营销理念 | 第11-13页 |
2.2 购物者营销的发展与核心理念 | 第13页 |
2.3 金融高净值客户营销与购物者营销的比较 | 第13-14页 |
2.4 购物者营销应用于金融高净值客户营销的意义与价值 | 第14-15页 |
第3章 国内高净值人群特征、市场细分及财富管理偏好 | 第15-20页 |
3.1 高净值人群的界定 | 第15-16页 |
3.2 国内高净值人群发展迅猛 | 第16页 |
3.3 国内高净值人群的市场细分 | 第16-17页 |
3.4 高净值人群各细分群体的财富管理偏好 | 第17-20页 |
3.4.1 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选择偏好 | 第18页 |
3.4.2 金融机构的选择偏好 | 第18-20页 |
第4章 主要金融机构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现状 | 第20-27页 |
4.1 主要金融机构财富管理综述 | 第20-21页 |
4.2 私人银行 | 第21-22页 |
4.3 券商资产管理业务 | 第22-23页 |
4.4 信托公司业务 | 第23-25页 |
4.5 保险公司私人财富管理业务 | 第25页 |
4.6 金融机构高净值客户营销的挑战与机会 | 第25-27页 |
第5章 以购物者营销理念搭建金融高净值客户营销模型 | 第27-44页 |
5.1 三大指标评估金融机构在高净值客户金融资产所占的市场份额 | 第27-29页 |
5.1.1 渗透率 | 第27-28页 |
5.1.2 忠诚度 | 第28页 |
5.1.3 投资指数 | 第28页 |
5.1.4 三大指标与市场份额的关系 | 第28-29页 |
5.2 基于三大指标搭建针对高净值客户的营销模型 | 第29-37页 |
5.2.1 决定投资指数的因素:客户群特征与偏好 | 第31-32页 |
5.2.2 决定渗透率因素之一:现有客户群规模 | 第32-33页 |
5.2.3 决定渗透率因素之二:储备客户群规模 | 第33-34页 |
5.2.4 决定忠诚度因素之一:产品满意度 | 第34-35页 |
5.2.5 决定忠诚度因素之二:服务满意度 | 第35-36页 |
5.2.6 决定忠诚度因素之三:竞争差异性 | 第36-37页 |
5.3 高净值客户营销模型的实施流程 | 第37-40页 |
5.3.1 以客户需求及客户信息为中心的环路 | 第37页 |
5.3.2 以产品和服务为中心的环路 | 第37-38页 |
5.3.3 整合实施流程 | 第38-40页 |
5.4 高净值客户营销实施流程的技术可行性 | 第40-44页 |
5.4.1 电子化营销平台的主要功能 | 第40-41页 |
5.4.2 电子化营销平台的技术应用 | 第41-44页 |
第6章 在新模式下主要金融机构的比较、发展与合作 | 第44-49页 |
6.1 主要金融机构在高净值客户营销领域的优劣势比较 | 第44-46页 |
6.2 主要金融机构在高净值客户营销领域的发展与合作 | 第46-48页 |
6.3 全文综述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件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