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基于电信号匹配的定位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背景第8-10页
        1.1.1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标准组织第8-9页
        1.1.2 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的演进第9-10页
    1.2 移动通讯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还有意义第10-13页
        1.2.1 移动通讯定位技术的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2 定位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的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长期演进(LTE)的核心技术研究第15-20页
    2.1 长期演进(LTE)的概述第15-16页
    2.2 长期演进(LTE)的协议栈结构第16-17页
    2.3 长期演进(LTE)中的定位技术研究第17-20页
第三章 基于移动定位的电信号匹配的指纹识别技术第20-28页
    3.1 指纹识别定位方法的概述第20-21页
    3.2 基本的定位模型第21-22页
        3.2.1 移动定位的流程第21-22页
    3.3 测量量第22页
        3.3.1 可用的测量量第22页
    3.4 定位步骤第22-23页
    3.5 移动通信信道概述第23-28页
        3.5.1 无线电波在空间中的衰落第23-25页
        3.5.2 移动信道的传输特性第25页
        3.5.3 传播损耗第25-28页
第四章 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在定位中的应用第28-37页
    4.1 最大似然的基本原理第28-30页
        4.1.1 最大似然估计算法第28-29页
        4.1.2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定位算法研究第29-30页
    4.2 定位算法的仿真条件第30-31页
    4.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第31-32页
        4.3.1 定位误差结果第31-32页
        4.3.2 性能分析第32页
    4.4 路径损失预测模型第32-37页
        4.4.1 信道估计模型第33-34页
        4.4.2 仿真假设和仿真结果第34-37页
第五章 利用克拉美罗(Cramer-Rao)界来对移动定位算法进行讨论第37-48页
    5.1 卡拉美罗(Cramer-Rao)界的基本模型算法第37-40页
    5.2 指纹匹配(RFPM)方法中的卡拉美罗(Cramer-Rao)界算法研究第40-43页
        5.2.1 测量量的矩阵分析第40-42页
        5.2.2 指纹匹配(RFPM)和其他定位方法的定位下界第42-43页
    5.3 仿真假设第43-45页
    5.4 仿真结果及仿真分析第45页
    5.5 结果分析第45-4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8-50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48-49页
    6.2 今后工作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PCCG的性能建模及预测
下一篇:非线性积分微分方程和分数阶微分方程的Sinc配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