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体验经济时代是发展的大趋势 | 第9-10页 |
1.1.2 休闲时代人们对景观的观念改变 | 第10页 |
1.1.3 景观设计趋于人性化、多元化 | 第10页 |
1.1.4 景观设计中“形式与功能相结合”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3.1 国内体验式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外体验式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我国体验式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1 文献综述法 | 第15页 |
1.5.2 实地调研法 | 第15页 |
1.5.3 分析与论证 | 第15页 |
1.5.4 实证研究法 | 第15-16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性研究 | 第17-22页 |
2.1 景观的概念 | 第17页 |
2.2 体验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3 “景观设计”的概念 | 第18-19页 |
2.4 “体验式设计”与“体验式景观设计”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5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0-22页 |
2.5.1 环境行为学理论 | 第20-21页 |
2.5.2 环境美学 | 第21页 |
2.5.3 旅游体验理论 | 第21-22页 |
3 体验式景观的分类与特点 | 第22-29页 |
3.1 按体验者的角度分类 | 第22-23页 |
3.1.1 主动体验与被动体验 | 第22页 |
3.1.2 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 | 第22-23页 |
3.2 按景观客体的角度分类 | 第23-24页 |
3.2.1 娱乐体验 | 第23页 |
3.2.2 教育体验 | 第23-24页 |
3.2.3 审美体验 | 第24页 |
3.3 按体验场景分类 | 第24-25页 |
3.3.1 城市公园 | 第24页 |
3.3.2 乡村景观 | 第24-25页 |
3.3.3 街头绿地绿化 | 第25页 |
3.4 体验式景观设计的特点 | 第25-29页 |
3.4.1 体验参与性 | 第25-26页 |
3.4.2 教育娱乐性 | 第26页 |
3.4.3 回忆想象性 | 第26-27页 |
3.4.4 情景主题性 | 第27页 |
3.4.5 空间体验性 | 第27-29页 |
4.体验式景观设计中的影响因素与设计原则 | 第29-32页 |
4.1 体验式景观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0页 |
4.1.1 人的行为要素 | 第29页 |
4.1.2 地域文化要素 | 第29-30页 |
4.1.3 空间要素 | 第30页 |
4.1.4 植物配置要素 | 第30页 |
4.2 体验式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 | 第30-32页 |
4.2.1 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 第30-31页 |
4.2.2 功能多样性原则 | 第31页 |
4.2.3 达到感知认同 | 第31-32页 |
5.体验式景观设计的内容 | 第32-38页 |
5.1 感官体验 | 第32-35页 |
5.1.1 听觉 | 第32-33页 |
5.1.2 触觉 | 第33-34页 |
5.1.3 味觉和嗅觉 | 第34页 |
5.1.4 视觉 | 第34-35页 |
5.2 设计手段 | 第35-38页 |
5.2.1 轻微刺激 | 第36页 |
5.2.2 感受自然环境 | 第36页 |
5.2.3 便于人们理解 | 第36-37页 |
5.2.4 保留建筑物原有的历史价值 | 第37-38页 |
6.实例研究——以安新县南曲堤村为例 | 第38-47页 |
6.1 乡村景观在体验式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 第38-39页 |
6.2 安新县南曲堤村概况 | 第39-40页 |
6.2.1 地理位置 | 第39页 |
6.2.2 自然环境 | 第39页 |
6.2.3 经济情况 | 第39-40页 |
6.2.4 旅游资源 | 第40页 |
6.3 现状分析 | 第40-41页 |
6.3.1 道路现状分析 | 第40页 |
6.3.2 建筑现状分析 | 第40页 |
6.3.3 景观现状分析 | 第40-41页 |
6.3.4 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 第41页 |
6.4 感性和理性分析 | 第41页 |
6.4.1 理性分析 | 第41页 |
6.4.2 感性分析 | 第41页 |
6.5 设计原则 | 第41-42页 |
6.5.1 保护自然风光 | 第41-42页 |
6.5.2 保留田园风光 | 第42页 |
6.5.3 体现乡村景观的功能 | 第42页 |
6.5.4 满足生产生活要求 | 第42页 |
6.5.5 营造互动性活动 | 第42页 |
6.6 南曲堤的体验式景观设计 | 第42-45页 |
6.6.1 农庄生活体验设计 | 第42-43页 |
6.6.2 淀区游览体验设计 | 第43-44页 |
6.6.3 村庄民俗风情设计 | 第44页 |
6.6.4 道路设计 | 第44-45页 |
6.6.5 农宅设计 | 第45页 |
6.6.6 景观系统设计 | 第45页 |
6.6.7 休闲体验区设计 | 第45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7.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作者简历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