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6页 |
中文摘要 | 第6-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前言 | 第15-32页 |
骨软骨界面的特征 | 第15-17页 |
骨软骨界面在软骨修复中的重要性 | 第17-20页 |
骨软骨界面组织工程策略 | 第20-21页 |
课题的构想及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2页 |
第一部分 兔骨软骨缺损自发性修复模型中软骨下骨重塑与软骨再生的关系 | 第32-46页 |
引言 | 第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8页 |
结果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图一 | 第44-46页 |
第二部分 新型一体化 ACECM/HAp 双相支架的制备与理化性能 | 第46-68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3页 |
结果 | 第53-55页 |
讨论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图二 | 第63-68页 |
第三部分 ACECM/HAp 双相支架复合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评价 | 第68-87页 |
引言 | 第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8-75页 |
结果 | 第75-77页 |
讨论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图三 | 第82-87页 |
第四部分 ACECM/HAp 双相支架复合不同种子细胞用于骨软骨缺损修复及骨软骨界面再生 | 第87-118页 |
引言 | 第87-8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8-97页 |
结果 | 第97-102页 |
讨论 | 第102-104页 |
结论 | 第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附图四 | 第109-118页 |
文献综述 | 第118-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6页 |
缩略词表 | 第136-1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