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建设研究--以紫荆关镇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17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山地的重要性第10页
     ·山地村镇建设在城镇化发展中的角色第10-11页
     ·山地村镇生态规划的迫切性第11-12页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建设是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第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目的第12-13页
     ·意义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第15-17页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第15-16页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第16-17页
2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概述第17-26页
   ·相关概念第17-18页
     ·山地第17页
     ·山地村镇第17页
     ·村镇规划第17-18页
     ·生态规划第18页
     ·公共绿地第18页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的主要类型特征第18-19页
     ·尺度宜人第19页
     ·功能融合第19页
     ·布局灵巧第19页
     ·历史因袭第19页
     ·绿化的保护作用第19页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的功能第19-24页
     ·村镇景观功能第20-21页
     ·游憩休闲功能第21页
     ·教育功能第21页
     ·生态功能第21-23页
     ·防灾避灾功能第23-24页
     ·社会效益功能第24页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的影响因素第24-26页
     ·自然环境要素及其影响第24-25页
     ·社会人文因素及其影响第25页
     ·经济技术因素及其影响第25-26页
3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建设的理论依据及原则第26-30页
   ·相关学科理论依据第26-27页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6页
     ·景观美学理论第26-27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7页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建设的原则第27-30页
     ·“地域特色”的原则第27-28页
     ·美化原则第28页
     ·经济性原则第28页
     ·谁投入、谁管理、谁受益原则第28-29页
     ·因地制宜、科学实施原则第29页
     ·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原则第29页
     ·保护为主,改造结合的原则第29-30页
4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建设研究第30-60页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与大城市公共绿地的区别第30-31页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现状问题第31-35页
     ·现状问题第31-33页
     ·现状分析第33-34页
     ·结论第34-35页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规划第35-38页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规划布局第35-36页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服务半径第36-38页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用地规模第38页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的空间构成第38-43页
     ·场地选址与位置第39-40页
     ·空间的限定—边界与过渡第40-43页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的景观要素设计第43-57页
     ·地形第43-44页
     ·植被第44-46页
     ·水体第46-48页
     ·铺装第48-50页
     ·道路第50-52页
     ·设施第52-57页
   ·山地村镇公共绿地视觉符号的表达第57-60页
     ·象征性第57-58页
     ·隐喻性第58页
     ·抽象性第58-60页
5 紫荆关镇村镇公共绿地建设研究第60-71页
   ·紫荆关镇村镇概况第60-61页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第60页
     ·行政建制和历史沿革第60-61页
     ·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第61页
   ·紫荆关镇村镇公共绿地的现状第61-63页
   ·紫荆关镇村镇公共绿地的现状分析第63-64页
     ·绿化成绩显著,发展势头良好第63页
     ·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第63-64页
   ·紫荆关镇村镇公共绿地存在问题的原因第64页
     ·思想认识上的不足第64页
     ·规划滞后第64页
     ·资金匮乏第64页
     ·管理水平低下第64页
   ·紫荆关镇村镇公共绿地建设研究第64-69页
     ·公共绿地规划设计第64-66页
     ·公共绿地空间的设计第66页
     ·公共绿地景观要素的设计第66-68页
     ·公共绿地视觉符号的表达第68-69页
   ·紫荆关镇村镇公共绿地的发展与对策第69-71页
     ·加大宣传力度第69页
     ·制定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第69页
     ·加强绿化保护的法制观念,提高全民绿化意识第69页
     ·依靠多方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绿化建设资金问题第69页
     ·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第69-71页
6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5页
作者简历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农村规划建设模式探讨
下一篇:城市住区停车与绿化用地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