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缩写词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52页 |
| 1. 非小细胞肺癌 | 第11-25页 |
| 1.1 非小细胞肺癌的概述 | 第11-12页 |
| 1.2 非小细胞肺癌的流行病学 | 第12-13页 |
| 1.3 非小细胞肺癌的病因学 | 第13-16页 |
| 1.4 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学 | 第16-18页 |
| 1.5 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表现 | 第18-20页 |
| 1.6 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 第20-23页 |
| 1.7 非小细胞肺癌的环境危险因素与肺癌多态性 | 第23-24页 |
| 1.8 恶性肿瘤放射敏感性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 2. 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研究进展 | 第25-35页 |
| 2.1 mdm2 基因研究进展及其与肺癌的关系 | 第25-28页 |
| 2.2 p53 基因研究进展及其与肺癌的关系 | 第28-35页 |
| 3. 非小细胞肺癌遗传学研究的基本策略 | 第35-37页 |
| 3.1 基因组扫描 | 第35页 |
| 3.2 候选基因策略 | 第35页 |
| 3.3 两种策略优缺点比较 | 第35-36页 |
| 3.4 用于肺癌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关联研究 | 第36-37页 |
| 4.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成果 | 第37-40页 |
| 4.1 遗传图 | 第38-39页 |
| 4.2 物理图 | 第39页 |
| 4.3 转录图 | 第39页 |
| 4.4 序列图 | 第39-40页 |
| 5.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第40-49页 |
| 5.1 SNPs 的特点 | 第40-41页 |
| 5.2 SNPs 的优点 | 第41-42页 |
| 5.3 SNPs 的局限性 | 第42-43页 |
| 5.4 SNPs 的识别和筛检 | 第43页 |
| 5.5 SNPs 的医学意义和应用 | 第43-49页 |
| 6. 疾病基因组学研究的展望 | 第49-52页 |
| 6.1 疾病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49-50页 |
| 6.2 疾病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推动力 | 第50-52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52-59页 |
| 1. 试剂 | 第52页 |
| 2. 器材 | 第52页 |
| 3. 仪器 | 第52-53页 |
| 4. 研究对象 | 第53-54页 |
| 4.1 样本来源 | 第53页 |
| 4.2 诊断标准 | 第53页 |
| 4.3 血样收集与处理 | 第53页 |
| 4.4 样本的复核 | 第53-54页 |
| 5. 确定候选基因及候选基因上的 SNPs | 第54-55页 |
| 5.1 查找与疾病相关的染色体阳性区域 | 第54页 |
| 5.2 确定候选基因上含有RFLP 位点的SNPs | 第54页 |
| 5.3 杂合度鉴定 | 第54-55页 |
| 6. 引物设计及酶切片段 | 第55页 |
| 7. 基因分型 | 第55-57页 |
| 7.1 人基因组DNA提取 | 第55-56页 |
| 7.2 PCR 扩增 | 第56-57页 |
| 7.3 限制性酶切 | 第57页 |
| 8. 数据库建立 | 第57-58页 |
| 9. 统计学处理 | 第58-59页 |
| 9.1 Hardy-Weinberg(H-W)平衡检验 | 第58页 |
| 9.2 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 | 第58页 |
| 9.3 mdm2 基因多态性与NSCLC 易感性的关联性分析 | 第58页 |
| 9.4 mdm2 基因多态性与NSCLC 辐射敏感性的关联性分析 | 第58页 |
| 9.5 mdm2 基因多态性与NSCLC 临床症状关联性分析 | 第58-59页 |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59-83页 |
| 1. 遗传标记的选择 | 第59页 |
| 2. 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 | 第59-66页 |
| 2.1 p53 基因TP535NP1 | 第59-61页 |
| 2.2 p53 基因 BstUISNP2 位点 | 第61-63页 |
| 2.3 mdm2 基因mdm25NP3 位点 | 第63-64页 |
| 2.4 mdm2 基因mdm2 SNP4 位点 | 第64-66页 |
| 3.H 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结果 | 第66-67页 |
| 4.S NPs 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 | 第67-83页 |
| 4.1 TP535NP1 基因型多态性与肺癌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67-69页 |
| 4.2 TP535NP1 多态性与肺癌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69-71页 |
| 4.3 BstUISNP2 基因型多态性与肺癌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71-74页 |
| 4.4 BstUI SNP2 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肺癌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74-75页 |
| 4.5 mdm25NP3 基因型多态性与肺癌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75-77页 |
| 4.6 mdm25NP3 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肺癌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77-78页 |
| 4.7 mdm25NP4 基因型多态性与肺癌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78-81页 |
| 4.8 mdm25NP4 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肺癌临床症状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81-83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83-91页 |
| 1. p53 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 | 第85-87页 |
| 2. mdm2 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 | 第87-88页 |
| 3. SNP 研究的概况和展望 | 第88-91页 |
| 3.1 SNP 研究的概况 | 第89页 |
| 3.2 SNPs 与肿瘤易感相关性的研究策略 | 第89-90页 |
| 3.3 对 SNPs 存在意义的信息的查询 | 第90页 |
| 3.4 对易感基因的功能验证 | 第90-91页 |
| 结论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10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第101-104页 |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104-108页 |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108页 |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