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雷达设备、雷达站论文--雷达接收设备论文--雷达信号检测处理论文

雷达辐射源信号无源侦收脉内调制方式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7-18页
第二章 雷达辐射源信号预处理第18-25页
    2.1 希尔伯特变换第18页
    2.2 信号检测第18-19页
        2.2.1 相关检测算法及检测门限第18-19页
        2.2.2 信号到达时间和结束时间的估计第19页
    2.3 单载频信号频率估计算法第19-22页
        2.3.1 双线插值频率估计算法第20-21页
        2.3.2 修正的双线插值算法第21-22页
    2.4 基于Haar小波的小波变换第22-23页
    2.5 曲线拟合第23-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雷达辐射源信号模型分析第25-42页
    3.1 信号预处理第25-28页
        3.1.1 相位展开算法第25-27页
        3.1.2 瞬时频率获取第27-28页
    3.2 频率调制信号第28-35页
        3.2.1 常规信号(NS)第28-29页
        3.2.2 线性调频信号(LFM)第29-30页
        3.2.3 双线性调频信号(DLFM)第30-31页
        3.2.4 分段线性调频信号(MLFM)第31-32页
        3.2.5 多项式调频信号(PPS)第32-33页
        3.2.6 非线性调频信号(NLFM)第33-34页
        3.2.7 频移键控信号(FSK)第34-35页
    3.3 相位调制信号第35-39页
        3.3.1 二相编码信号(BPSK)第35-36页
        3.3.2 四相编码信号(QPSK)第36-38页
        3.3.3 多相编码信号(MPSK)第38-39页
    3.4 复合调制信号第39-41页
        3.4.1 线性调频-二相编码复合调制信号(LFM/BPSK)第39-40页
        3.4.2 频移键控--相位编码复合调制信号(FSK/PSK)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基于时频特征的信号调制方式识别与参数估计第42-68页
    4.1 频率调制信号调制方式识别与参数估计第42-52页
        4.1.1 常规信号、线性调频信号等的识别和参数估计第42-45页
        4.1.2 双线性调频(DLFM)信号的识别和参数估计第45-46页
        4.1.3 分段线性调频(MLFM)信号的识别和参数估计第46-47页
        4.1.4 非线性调频(NLFM)信号的识别和参数估计第47-50页
        4.1.5 频移键控信号的识别与参数估计第50-52页
    4.2 相位编码(BPSK\QPSK\MPSK)信号的识别与参数估计第52-59页
        4.2.1 多相编码信号(MPSK)的识别与参数估计第52-56页
        4.2.2 二相、四相编码信号(BPSK\QPSK)的识别和参数估计第56-59页
    4.3 常见复合调制信号的识别与参数估计第59-65页
        4.3.1 线性调频-二相编码复合调制信号(LFM/BPSK)第59-62页
        4.3.2 频移键控—相位编码复合调制信号(FSK/PSK)识别与参数估计第62-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8页
第五章 基于分层神经网络的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第68-76页
    5.1 神经网络分类器第68-71页
        5.1.1 神经网络的结构第68-70页
        5.1.2 神经网络融合规则第70页
        5.1.3 神经网络的训练第70-71页
    5.2 基于神经网络和统计参数信号识别算法第71-75页
        5.2.1 参数提取第71-74页
        5.2.2 仿真分析第74-75页
    5.3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错误攻击的AES密码电路研究与验证
下一篇:光纤延迟线中SOA光开关的关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