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免疫学论文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多聚蛋白在家蚕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前言第7-9页
摘要第9-15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5-65页
    第一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5-34页
        1 IBDV的基因组和蛋白组成第15-20页
        2 IBDV病毒粒子形态结构和病毒粒子的组装第20-22页
        3 IBDV的抗原与毒力变异第22-24页
        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IBDV研究中的应用第24-34页
    第二章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研究进展第34-52页
        1 概述第34-35页
        2 免疫原第35-37页
        3 表达宿主第37-40页
        4 佐剂第40-43页
        5 免疫途径的新选择第43-44页
        6 亚单位疫苗研制的新思路--反向疫苗学第44-52页
    第三章 BmNPV-家蚕表达系统研究进展第52-65页
        1 BmNPV-家蚕表达载体系统概述第52-54页
        2 影响BmNPV-家蚕系统表达效率的因素第54-57页
        3 BmNPV-家蚕表达系统在基因工程蛋白开发中的应用第57-59页
        4 BmNPV-家蚕表达载体系统应用的优化与延伸第59-65页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第65-122页
    第一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多聚蛋白(VP2/4/3)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第66-87页
        1.1 材料与方法第67-78页
        1.2 结果第78-84页
        1.3 讨论第84-87页
    附: 在家蚕中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蛋白第87-9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8-89页
        2 结果第89-92页
        3 讨论第92-95页
    第二章 家蚕表达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多聚蛋白的鉴定第95-11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97-104页
        2.2 结果第104-110页
        2.3 讨论第110-115页
    第三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新型疫苗的中间试验第115-12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116-118页
        3.2 结果第118-120页
        3.3 讨论第120-122页
第三部分 总结第122-123页
第四部分 附录第123-126页
附件第126-137页
    附件1 农业部关于IBDV新型疫苗中间试验的批复第126-128页
    附件2 IBDV新型疫苗免疫效果证明第128-129页
    附件3 重组杆状病毒遗传稳定性证明第129-131页
    附件4 家蚕血淋巴急性毒性试验证明第131-137页
参加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锥组织培养中褐化抑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黄野螟幼虫对土沉香寄主及化蛹基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