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山西组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依据及课题来源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山西组页岩气研究现状第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4页
    1.5 完成工作量第14-16页
第二章 基础地质概况第16-27页
    2.1 构造地质特征第16-17页
    2.2 地层特征与沉积相第17-20页
        2.2.1 地层特征第17-19页
        2.2.2 山西组沉积特征第19-20页
    2.3 山西组泥页岩分布特征第20-25页
        2.3.1 泥页岩厚度统计第21-22页
        2.3.2 泥页岩展布特征第22-25页
    2.4 山西组烃源岩热演化史第25-27页
第三章 山西组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第27-45页
    3.1 样品与分析测试第27-31页
        3.1.1 泥页岩样品采集第27页
        3.1.2 泥页岩样品分析测试第27-31页
    3.2 泥页岩有机质丰度第31-36页
        3.2.1 评价指标选取第31-32页
        3.2.2 实测TOC数据评价法第32-33页
        3.2.3 测井解释方法第33-36页
    3.3 泥页岩有机质类型第36-43页
        3.3.1 有机显微组分组成第36-41页
        3.3.2 泥页岩岩石热解第41-43页
    3.4 泥页岩有机质成熟度第43-45页
第四章 山西组泥页岩生烃性能热模拟实验研究第45-62页
    4.1 样品与生烃热模拟实验方法第45-48页
        4.1.1 样品地质特征分析第45-47页
        4.1.2 生烃热模拟实验第47-48页
    4.2 生烃热模拟产物分析第48-52页
        4.2.1 气态产物演化特征第48-51页
        4.2.2 液态产物演化特征第51-52页
    4.3 泥页岩生烃模式第52-55页
        4.3.1 山2段泥页岩生烃模式第52-53页
        4.3.2 山1段泥页岩生烃模式第53-55页
    4.4 生烃动力学分析第55-62页
        4.4.1 生烃动力学参数第55-58页
        4.4.2 研究区山西组泥页岩生气过程分析第58-62页
第五章 山西组泥页岩生气潜力评价第62-73页
    5.1 页岩气生成潜力评价指标第62-65页
        5.1.1 总有机碳含量第62-63页
        5.1.2 有机质成熟度第63-65页
    5.2 泥页岩生烃潜力评价第65-72页
        5.2.1 评价方法第65-66页
        5.2.2 山西组泥页岩生气潜力评价第66-72页
    5.3 山西组页岩气资源潜力第72-73页
认识与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邻近建筑物对基坑工程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山西组泥页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与储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