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铝电解工业概述 | 第9-10页 |
| 1.2 铝电解槽原理 | 第10-12页 |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7页 |
| 2 铝电解槽内电解质运动的数学建模 | 第17-26页 |
| 2.1 电解质运动的简化 | 第17页 |
| 2.2 电解质区域两相流的数学建模 | 第17-22页 |
| 2.3 氧化铝消耗与下料过程的数学建模 | 第22-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3 铝电解槽内氧化铝浓度分布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26-40页 |
| 3.1 电解质区域有限元模型 | 第26-29页 |
| 3.2 电解质-阳极气泡稳态两相流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29-31页 |
| 3.3 铝电解槽内氧化铝浓度瞬态分布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31-3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铝电解槽内氧化铝下料方案的优化设计 | 第40-61页 |
| 4.1 下料方案的配置 | 第40-41页 |
| 4.2 下料点个数和位置的优化选择 | 第41-55页 |
| 4.3 下料批次和周期的优化选择 | 第55-5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5 铝电解槽下料过程对电解质温度场的影响 | 第61-69页 |
| 5.1 电解质浓度-热场的数学建模 | 第61-63页 |
| 5.2 电解质浓度-热场耦合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63-67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69-72页 |
| 6.1 结论 | 第69-70页 |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