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及缩写语说明 | 第10-11页 |
1.前言 | 第11-18页 |
1.1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1 油菜和光叶紫花苕概述 | 第11页 |
1.1.2 吡虫啉概述 | 第11-12页 |
1.1.3 甲基硫菌灵概述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有关农药对蜜源植物影响的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1.3 农药对蜜源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 第14-15页 |
1.4 农药对植物保护酶活性变化研究 | 第15-16页 |
1.5 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 | 第16页 |
1.6 农药对蜜源植物可溶性糖的研究概述 | 第16-17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2.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2.3 实验设备 | 第19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9-23页 |
2.4.1 油菜和苕子种子活力的测定 | 第19-21页 |
2.4.3 MDA含量测定 | 第21-22页 |
2.4.4 油菜和苕子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3-24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24-42页 |
3.1 吡虫啉和甲基硫菌灵对油菜和苕子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24-26页 |
3.1.1 吡虫啉对油菜和苕子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2 甲基硫菌灵对油菜和苕子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25页 |
3.1.3 吡虫啉和甲基硫菌灵对油菜和苕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 吡虫啉和甲基硫菌灵对油菜和苕子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第26-38页 |
3.2.1 吡虫啉胁迫对油菜幼苗SOD、CAT、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 第26-29页 |
3.2.2 吡虫啉胁迫对苕子幼苗SOD、CAT、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 第29-32页 |
3.2.3 甲基硫菌灵胁迫对油菜幼苗SOD、CAT、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 第32-35页 |
3.2.4 甲基硫菌灵胁迫对苕子幼苗SOD、CAT、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 吡虫啉和甲基硫菌灵对油菜和苕子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8-42页 |
3.3.1 吡虫啉和甲基硫菌灵对油菜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2 吡虫啉和甲基硫菌灵对苕子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9-42页 |
4.小结与讨论 | 第42-46页 |
4.1 吡虫啉和甲基硫菌灵对油菜和苕子种子活力的化感效应 | 第42-43页 |
4.2 吡虫啉和甲基硫菌灵胁迫对油菜和苕子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 吡虫啉和甲基硫菌灵对油菜和苕子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5.结论 | 第46-47页 |
6.创新点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