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
第一章 城市的属性和城市环境地球化学 | 第7-18页 |
第一节 城市的属性 | 第7-12页 |
一 城市的定义 | 第7页 |
二 城市基本特征 | 第7-10页 |
三 城市的分类 | 第10-11页 |
四 城市的布局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状况 | 第12-15页 |
一 城市化 | 第12-13页 |
二 世界城市化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三 国内城市化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产生及其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一 城市化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 第15页 |
二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产生 | 第15-16页 |
三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54页 |
第一节 城市大气环境地球化学 | 第18-24页 |
一 城市大气环境特点 | 第18-19页 |
二 城市大气气溶胶的化学成分及其来源 | 第19-24页 |
第二节 城市水环境地球化学 | 第24-32页 |
一 城市水环境特点 | 第24-25页 |
二 城市饮用水水质 | 第25-28页 |
三 城市水系沉积物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第28-32页 |
第三节 城市土壤环境地球化学 | 第32-41页 |
一 城市土壤 | 第32-34页 |
二 城市绿地土壤中的pH 值、有机质和氮、磷含量 | 第34-36页 |
三 城市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 第36-41页 |
第四节 城市生物环境地球化学 | 第41-45页 |
一 城市植物中元素的含量 | 第41-44页 |
二 人体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人体健康 | 第44-45页 |
第五节 城市基底稳定性的地球化学示踪 | 第45-50页 |
一 城市基底稳定性 | 第45-47页 |
二 活动断裂的地球化学示踪 | 第47-50页 |
第六节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其它方面 | 第50-54页 |
一 石质文物、雕塑保护 | 第50-51页 |
二 环境放射性污染 | 第51-54页 |
第三章 研究实例 | 第54-72页 |
第一节 实例一:长春市 | 第54-59页 |
第二节 实例二:沈阳市 | 第59-63页 |
第三节 实例三:芬兰Jakobstad 镇 | 第63-72页 |
第四章 当前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72-80页 |
第一节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内容问题 | 第72-75页 |
一 研究区的厘定 | 第72-73页 |
二 室内环境研究 | 第73页 |
三 单要素研究和综合研究 | 第73-74页 |
四 城市环境的治理和修复 | 第74-75页 |
第二节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方法技术问题 | 第75-80页 |
一 样品采集 | 第75-76页 |
二 分析测试 | 第76-77页 |
三 城市环境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 第77-79页 |
四 成果表达 | 第79-80页 |
第五章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80-93页 |
第一节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趋势 | 第80-83页 |
第二节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工程学 | 第83-89页 |
一 地球化学工程学的概念 | 第83-84页 |
二 地球化学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 | 第84-85页 |
三 地球化学工程学的主要技术 | 第85-86页 |
四 地球化学工程学的应用展望 | 第86-89页 |
第三节 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89-93页 |
一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89-90页 |
三 中国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 第90-91页 |
四 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91-93页 |
主要成果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7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中文摘要 | 第109-1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