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潮滩沉积物分类研究 | 第10页 |
1.2.2 潮滩沉积物粒径趋势研究 | 第10-12页 |
1.2.3 遥感技术在潮滩沉积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 | 第15-24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5-17页 |
2.1.1 研究区地质地貌状况 | 第15-16页 |
2.1.2 研究区水文动力条件 | 第16-17页 |
2.2 沉积物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17-21页 |
2.2.1 沉积物样品采集 | 第17-18页 |
2.2.2 实验室粒度分析 | 第18-19页 |
2.2.3 沉积物组分及类型统计 | 第19-20页 |
2.2.4 实测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 | 第20-21页 |
2.3 遥感影像获取与处理 | 第21-24页 |
2.3.1 影像获取 | 第21页 |
2.3.2 影像预处理 | 第21-24页 |
第3章 潮滩沉积物类型遥感反演研究 | 第24-38页 |
3.1 沉积物类型遥感反演模型 | 第24-29页 |
3.1.1 沉积物组分含量遥感反演模型与精度验证 | 第24-27页 |
3.1.2 基于组分含量的沉积物遥感分类与精度验证 | 第27-29页 |
3.2 沉积物组分含量分布特征 | 第29-35页 |
3.2.1 典型断面沉积物组分含量分布特征 | 第29-31页 |
3.2.2 沉积物组分含量统计特征 | 第31页 |
3.2.3 沉积物组分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第31-35页 |
3.3 沉积物类型分布特征 | 第35-38页 |
3.3.1 沉积物类型统计特征 | 第35页 |
3.3.2 沉积物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 第35-38页 |
第4章 潮滩沉积物粒度参数遥感提取研究 | 第38-46页 |
4.1 沉积物粒度参数遥感反演模型 | 第38-40页 |
4.2 沉积物粒度参数统计特征 | 第40页 |
4.3 典型断面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 第40-42页 |
4.4 沉积物粒度参数空间分布特征 | 第42-46页 |
第5章 潮滩沉积物粒径输运趋势遥感分析 | 第46-60页 |
5.1 粒径趋势分析原理 | 第46-47页 |
5.1.1 确定单位矢量 | 第46页 |
5.1.2 矢量合成 | 第46页 |
5.1.3 消除噪声 | 第46-47页 |
5.2 特征距离的图像相似性判别方法 | 第47-52页 |
5.2.1 粒径趋势图相似性算法 | 第47-49页 |
5.2.2 粒径趋势图相似性分析 | 第49-52页 |
5.3 潮滩沉积物粒径趋势遥感反演 | 第52-58页 |
5.4 潮滩沉积物粒径输运趋势特征分析 | 第58-60页 |
第6章 典型区域潮滩沉积特性分析 | 第60-67页 |
6.1 射阳河口潮滩沉积特征 | 第60-63页 |
6.1.1 沉积物类型分布特征 | 第60-61页 |
6.1.2 沉积物粒径输运趋势特征 | 第61-63页 |
6.2 大丰潮滩沉积特性 | 第63-67页 |
6.2.1 沉积物类型分布特征 | 第63-65页 |
6.2.2 沉积物粒径输运趋势特征 | 第65-6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7.1 结论 | 第67-68页 |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资助项目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