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观花树木类论文--蔷薇、玫瑰、月季论文

月季耐热相关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月季RcLEA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第13-82页
    1 植物胚胎发育后期丰富蛋白的研究进展和月季抗性研究现状与意义第13-30页
        1.1 植物胚胎发育后期丰富蛋白的研究进展第13-26页
            1.1.1 LEA蛋白的分类第13-14页
            1.1.2 LEA蛋白的序列特征第14-18页
            1.1.3 LEA蛋白的结构第18-19页
            1.1.4 LEA蛋白结合离子的特性和磷酸化第19-20页
            1.1.5 LEA蛋白的表达模式和亚细胞定位第20-22页
            1.1.6 LEA蛋白的功能第22-26页
        1.2 月季的研究状况及其抗性研究意义第26-27页
            1.2.1 月季介绍第26页
            1.2.2 月季抗性研究意义第26-27页
            1.2.3 月季的研究状况第27页
        1.3 RcLEA的研究基础第27-30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30-3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1-51页
        2.1 材料第31-33页
            2.1.1 月季第31页
            2.1.2 拟南芥第31-32页
            2.1.3 烟草第32页
            2.1.4 菌株和载体第32-33页
            2.1.5 试剂和仪器第33页
        2.2 方法第33-51页
            2.2.1 月季RcLEA基因克隆第33-40页
            2.2.2 RcLEA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第40页
            2.2.3 月季RcLEA基因的高温诱导表达模式第40页
            2.2.4 过表达RcLEA基因大肠杆菌的胁迫评价第40-42页
            2.2.5 转基因拟南芥综合评价第42-46页
            2.2.6 RcLEA原核表达和纯化第46-48页
            2.2.7 RcLEA对蛋白和酶活的保护第48-49页
            2.2.8 亚细胞定位第49-50页
            2.2.9 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实验第50-5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1-66页
        3.1 RcLE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第51-54页
        3.2 RcLEA的亚细胞定位第54-55页
        3.3 RcLEA的表达在耐热月季品种SM中受到高温诱导第55页
        3.4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RcLEA能够提高大肠杆菌对高低温、盐和氧化胁迫的耐受性第55-56页
        3.5 拟南芥中过表达RcLEA增强了拟南芥对高温的抗性第56-59页
        3.6 拟南芥中过表达RcLEA增强了拟南芥对低温的抗性第59-60页
        3.7 拟南芥中过表达RcLEA对拟南芥的盐胁迫、渗透胁迫的耐受性没有影响第60-62页
        3.8 在体外,RcLEA可以在多种胁迫下保护LDH的活性,防止CS聚合,维持大肠杆菌蛋白组的稳定第62-64页
        3.9 RcLEA自身能够相互作用,以同源二聚体或寡聚体形式起作用第64-66页
    4 小结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82页
第二章 月季小分子热激蛋白RcHsp17.8启动子在拟南芥中的表达分析第82-110页
    1 植物热激蛋白研究现状第82-89页
        1.1 HSPs的分类和分子伴侣的功能第82-83页
        1.2 植物sHSP的研究进展第83-86页
            1.2.1 sHSP的结构与分子伴侣功能第83-84页
            1.2.2 植物sHSP的分类和结构特性第84-85页
            1.2.3 植物sHSP的表达模式与功能第85-86页
        1.3 植物sHSP的表达调控第86-87页
        1.4 RcHsp17.8研究基础与意义第87-89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89-9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90-93页
        2.1 材料第90页
            2.1.1 拟南芥第90页
            2.1.2 菌株和载体第90页
            2.1.3 试剂和仪器第90页
        2.2 方法第90-93页
            2.2.1 RcHsp7.8启动子序列分析第90页
            2.2.2 载体构建第90-91页
            2.2.3 拟南芥转基因及阳性植株筛选第91页
            2.2.4 提取转基因拟南芥DNA及PCR鉴定阳性植株第91-92页
            2.2.5 RcHsp17.8全长启动子在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组织中的热激表达第92页
            2.2.6 RcHsp17.8全长启动子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第92页
            2.2.7 RcHsp17.8启动子缺失片段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第92-93页
            2.2.8 GUS染色第9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93-101页
        3.1 RcHsp17.8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第93-95页
        3.2 构建表达载体第95-97页
        3.3 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中RcHsp17.8启动子的表达第97-98页
        3.4 RcHsp17.8启动子对其他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第98页
        3.5 RcHsp17.8启动子的缺失分析第98-101页
    4 小结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0页
第三章 GIGANTEA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的调控机理第110-145页
    1 GIGANTEA(GI)功能的研究进展第110-116页
        1.1 GI与开花时间调控第110-112页
        1.2 GI与生物钟调控第112-113页
        1.3 GI与非生物胁迫第113-114页
        1.4 GI与胁迫下的开花第114页
        1.5 Gl的其他功能第114页
        1.6 GI与胁迫耐受性研究的意义第114-116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16-1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17-127页
        2.1 材料第117-118页
            2.1.1 拟南芥第117页
            2.1.2 菌株和载体第117页
            2.1.3 试剂和仪器第117-118页
        2.2 方法第118-127页
            2.2.1 gi、wrky44突变体胁迫处理第118-119页
            2.2.2 定量PCR检测胁迫相关基因表达第119页
            2.2.3 GI-GR诱导体系建立和应用第119-121页
            2.2.4 ChIP实验第121-126页
            2.2.5 SOS1活性测定第126-12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27-138页
        3.1 gi-4突变体对多种非生物胁迫敏感且与光周期无关第127-131页
        3.2 DGE数据分析第131-132页
        3.3 胁迫相关基因在gi-4中的表达第132-133页
        3.4 AtWRKY44可能是GI的直接下游基因第133-136页
        3.5 WRKY44参与盐胁迫响应第136页
        3.6 gi-4中SOSI活性下降第136-138页
    4 小结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5页
发表论文及专利申请第145-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化氢抑制炎症反应和凋亡在心肌缺血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下一篇:陆地生态系统CO2净交换的年际变异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