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设备运维服务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第9-12页 |
1.2.1 网格与网格化管理 | 第9-10页 |
1.2.2 电网设备运维服务 | 第10-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电网设备运维服务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3-20页 |
2.1 电网设备运维服务的特殊性 | 第13-14页 |
2.2 电网设备运维服务现状 | 第14-17页 |
2.2.1 运维服务概述 | 第14-16页 |
2.2.2 运维服务现状 | 第16-17页 |
2.3 电网设备运维服务的发展趋势 | 第17-20页 |
第三章 电网设备运维服务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架构 | 第20-50页 |
3.1 总体架构 | 第20-23页 |
3.1.1 网格与网格化管理 | 第20页 |
3.1.2 总体架构设立原则 | 第20-21页 |
3.1.3 总体架构的设立 | 第21-23页 |
3.2 网格划分 | 第23-29页 |
3.2.1 网格划分总体要求 | 第23-26页 |
3.2.2 网格划分规则 | 第26-29页 |
3.3 编码设计 | 第29-46页 |
3.3.1 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编码状况 | 第30-33页 |
3.3.2 运维服务网格编码 | 第33-36页 |
3.3.3 运维服务对象编码 | 第36-46页 |
3.4 组织体系 | 第46-50页 |
3.4.1 监督体系 | 第46-47页 |
3.4.2 调度体系 | 第47页 |
3.4.3 组织架构 | 第47-50页 |
第四章 电网设备运维服务的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 | 第50-59页 |
4.1 总体框架 | 第50-51页 |
4.2 详细设计 | 第51-54页 |
4.2.1 发现机制 | 第52页 |
4.2.2 执行机制 | 第52页 |
4.2.3 协调机制 | 第52-53页 |
4.2.4 监督机制 | 第53页 |
4.2.5 评价反馈机制 | 第53-54页 |
4.2.6 资源配置机制 | 第54页 |
4.3 服务流程 | 第54-59页 |
4.3.1 事件发现阶段 | 第55-56页 |
4.3.2 事件受理阶段 | 第56页 |
4.3.3 分解调配阶段 | 第56-57页 |
4.3.4 任务执行阶段 | 第57页 |
4.3.5 服务完成阶段 | 第57页 |
4.3.6 监督评价与决策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应用案例与项目实施 | 第59-79页 |
5.1 项目应用背景 | 第59-63页 |
5.1.1 上海电网分区运行框架 | 第59-60页 |
5.1.2 浦东供电配电网分块 | 第60-62页 |
5.1.3 浦东电网负荷分布 | 第62-63页 |
5.2 网格化应用举例 | 第63-70页 |
5.2.1 配电网分块方法 | 第64-65页 |
5.2.2 网格划分及编码 | 第65-69页 |
5.2.3 事件应用案例 | 第69-70页 |
5.3 项目实施应用 | 第70-79页 |
5.3.1 项目实施策略 | 第70-72页 |
5.3.2 项目实施方法 | 第72-76页 |
5.3.3 应用对比 | 第76-7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9-80页 |
6.2 今后研究方向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