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5页 |
1.1 配位化学的历史及发展 | 第9-14页 |
1.1.1 配位驱使的超分子自主装 | 第9-10页 |
1.1.2 配位聚合物和金属有机骨架 | 第10-14页 |
1.2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第14-15页 |
1.3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分类 | 第15-22页 |
1.3.1 含羧酸配体的配合物 | 第15-18页 |
1.3.2 含氮杂环配体的配合物 | 第18-20页 |
1.3.3 含混合配体的配合物 | 第20-22页 |
1.4 选题依据及目的 | 第22-23页 |
1.5 实验试剂和测试手段 | 第23-25页 |
1.5.1 试剂 | 第23页 |
1.5.2 测试手段 | 第23-24页 |
1.5.3 本论文所涉及配体的结构式 | 第24页 |
1.5.4 配体bbim和bbbm的合成 | 第24-25页 |
第二章 以 1,4-二(1-苯并咪唑基)丁烷/1,4-二(2-甲基1苯并咪唑基)丁烷为主要配体构建的配合物 | 第25-47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配合物 1-7 的合成 | 第25-27页 |
2.2.1 配合物[Cd Cl2(bbim)]n (1)的合成 | 第25页 |
2.2.2 配合物[Zn Cl2(bbbm)]n (2)的合成 | 第25-26页 |
2.2.3 配合物[Zn Cl(HCOO)(bbbm)]n (3)的合成 | 第26页 |
2.2.4 配合物 [Cd(Ph COO)2(bbim)]n (4)的合成 | 第26页 |
2.2.5 配合物[Cd(Ph COO)2(bbbm)]n (5)的合成 | 第26页 |
2.2.6 配合物{[Zn(ip-OH)(bbim)]·DMF}n (6)的合成 | 第26-27页 |
2.2.7 配合物[Zn(ip-OH)(bbbm)]n (7)的合成 | 第27页 |
2.3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结构讨论 | 第27-43页 |
2.3.1 X-射线晶体学衍射数据 | 第27-33页 |
2.3.2 配合物 1-7 的晶体结构 | 第33-43页 |
2.4 结构讨论 | 第43-44页 |
2.5 配合物 1-7 的性质研究 | 第44-46页 |
2.5.1 热重分析 | 第44-45页 |
2.5.2 荧光性质分析 | 第45-46页 |
2.6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以 3,5 -二(1H-咪唑1基)吡啶为主要配体构建的配合物 | 第47-55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配合物8和 9 的合成 | 第47页 |
3.2.1 配合物[Zn(ip-OH)(biip)]n (8)的合成 | 第47页 |
3.2.2 配合物[Zn2(Himdc)2(biip)]n (9)的合成 | 第47页 |
3.3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结构讨论 | 第47-52页 |
3.3.1 X-射线晶体学衍射数据 | 第47-50页 |
3.3.2 配合物8和 9 的晶体结构 | 第50-52页 |
3.4 配合物8和 9 的性质研究 | 第52-54页 |
3.4.1 热重分析 | 第52-53页 |
3.4.2 荧光性质分析 | 第53-54页 |
3.5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