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电磁学、电动力学论文--电磁学论文--电磁波与电磁场论文

人工电磁介质对电磁波的调控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32页
    1.1 人工电磁介质的历史第12-16页
    1.2 人工电磁介质对电磁波的调控应用第16-29页
        1.2.1 变换光学研究第16-18页
        1.2.2 广义Snell定律第18-23页
        1.2.3 人工电磁介质吸波材料第23-26页
        1.2.4 人工电磁介质对偏振特性的调控第26-27页
        1.2.5 人工电磁介质对表面波的调控第27-29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9-32页
第2章 人工电磁介质的研究方法第32-52页
    2.1 人工电磁介质的数值模拟方法第32-36页
        2.1.1 计算方法和常用软件第32-33页
        2.1.2 CST微波工作室的使用第33-36页
    2.2 等效参数提取第36-38页
    2.3 人工电磁介质的制备工艺第38-48页
        2.3.1 整体工艺流程第39-40页
        2.3.2 薄膜制备工艺第40-42页
        2.3.3 微纳结构加工工艺第42-48页
    2.4 人工电磁介质的测试平台第48-51页
    2.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基于人工电磁介质的宽带吸波材料第52-94页
    3.1 基于多尺寸慢波结构的宽带吸波材料第52-65页
        3.1.1 单一尺寸慢波结构的吸收特性第52-59页
        3.1.2 多尺寸慢波结构的吸收特性第59-64页
        3.1.3 结论第64-65页
    3.2 基于混合效应的超宽带吸波材料第65-76页
        3.2.1 理论模型和物理机理第65-71页
        3.2.2 完美宽带吸收材料第71-73页
        3.2.3 实验验证第73-76页
        3.2.4 结论第76页
    3.3 太赫兹波段宽带吸波材料第76-86页
        3.3.1 仿真设计第77-80页
        3.3.2 实验验证第80-85页
        3.3.3 结论第85-86页
    3.4 微波波段宽带吸波材料第86-93页
        3.4.1 设计与实验验证第86-89页
        3.4.2 物理机制第89-92页
        3.4.3 结论第92-93页
    3.5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4章 基于人工电磁介质平面的偏振转换元件第94-108页
    4.1 基于人工电磁介质平面的宽带半波片第94-100页
        4.1.1 仿真设计第94-96页
        4.1.2 实验验证第96-98页
        4.1.3 物理机制第98-100页
    4.2 基于人工电磁介质平面的方向性半波片第100-105页
        4.2.1 仿真设计第101-102页
        4.2.2 实验验证第102-105页
    4.3 本章小结第105-108页
第5章 基于人工电磁介质平面的表面波耦合器第108-118页
    5.1 单向SPPs耦合器第108-113页
        5.1.1 理论和设计第108-111页
        5.1.2 仿真验证第111-113页
    5.2 偏振调制的SPPs路由器第113-115页
    5.3 偏振调制的多功能SPPs耦合器第115-117页
    5.4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2页
作者简介第132-133页
    基本情况第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2-133页
        期刊论文第132-133页
        会议论文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录偶联修复基因XAB2遗传变异与肺癌发病风险关系研究
下一篇:T银行网点对私客户满意度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