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普罗文学政治启蒙机制的文本呈现--以小说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1 绪论第8-16页
   ·中国普罗文学运动的发生第8-10页
   ·左翼文学研究简述第10-14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及其价值第14-16页
2 "文以载道":政治与文学的合一第16-26页
   ·"概念化"、"脸谱化"的成因:政治理念的文学表述第16-19页
   ·普罗文学的"文以载道"传统第19-23页
   ·普罗小说的"载道"属性第23-26页
3 "自我"蜕变:个人与集体的斗争第26-41页
   ·从"个体精神"到"个人主义"第27-30页
   ·反"个人主义":集体理念的"否定性"逻辑第30-33页
   ·精神"排污":"个人"与"自我"分离过程的文本呈现第33-36页
   ·"灵肉"分割:"个人主义"非道德化过程的文本呈现第36-41页
4 政治启蒙:主体与客体的确立第41-62页
   ·"留声机"与"鹅毛扇":左翼知识分子的自我定位第41-46页
   ·"士人"形象:"无产阶级英雄"的本土化表达第46-55页
   ·老去的阿Q:"落后农民"的革命之路第55-62页
5 古典主义:理性对情感的节制第62-80页
   ·左翼文学的古典主义特征第62-67页
   ·"政治激情"的"理性"本质第67-73页
   ·"个人情感"的规范形态第73-80页
6 革命图景:"暴动"对启蒙的呈现第80-94页
   ·"革命+恋爱"还是"恋爱=>革命"?第81-84页
   ·"工农暴动"还是"知识分子革命"?第84-85页
   ·"煽动情感"还是"整合情绪"?第85-90页
   ·"话语言说"的革命实践意义第90-94页
余论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99-100页
后记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翎小说异族婚恋叙事研究
下一篇: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