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特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0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述评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创新和不足 | 第18-20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特色农业的内涵 | 第20-22页 |
2.1.1 特色农业的定义 | 第20页 |
2.1.2 特色农业的特征 | 第20页 |
2.1.3 特色农业的发展条件 | 第20-21页 |
2.1.4 特色农业的重要性 | 第21-22页 |
2.2 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 | 第22-23页 |
2.2.1 农业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农业生态理论 | 第23页 |
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23-25页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3页 |
2.3.2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第23-24页 |
2.3.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第24页 |
2.3.4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4-25页 |
2.3.5 技术创新理论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绍兴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 第26-38页 |
3.1 绍兴市农业发展条件 | 第26-29页 |
3.1.1 自然条件 | 第26-27页 |
3.1.2 区位条件 | 第27-28页 |
3.1.3 经济条件 | 第28-29页 |
3.1.4 社会条件 | 第29页 |
3.2 绍兴市特色农业发展规模 | 第29-35页 |
3.2.1 特色农业县区普遍推广 | 第29-30页 |
3.2.2 特色农业品种多元化 | 第30-34页 |
3.2.3 重点特色农业产业明确 | 第34-35页 |
3.3 绍兴市特色农业发展特点 | 第35-37页 |
3.3.1 名优化开发初显效果 | 第35-36页 |
3.3.2 专业化生产初具成效 | 第36页 |
3.3.3 产业化经营初现规模 | 第36-37页 |
3.3.4 市场化体系初步形成 | 第37页 |
3.3.5 区域化小镇初成格局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绍兴市特色农业发展障碍分析 | 第38-41页 |
4.1 农业环境障碍因素分析 | 第38-39页 |
4.1.1 农业自然资源短缺 | 第38页 |
4.1.2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 第38页 |
4.1.3 农业生产融资困难 | 第38-39页 |
4.2 市场性障碍因素分析 | 第39页 |
4.2.1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 | 第39页 |
4.2.2 特色农产品营销体系不健全 | 第39页 |
4.2.3 特色农产品生产科技含量低 | 第39页 |
4.3 经营性障碍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4.3.1 小农意识为主导的理念有待转变 | 第39-40页 |
4.3.2 农业人员专业素质有待加强 | 第40页 |
4.3.3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待完善 | 第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及对绍兴的启示 | 第41-48页 |
5.1 国内特色农业发展 | 第41-43页 |
5.1.1 新疆瓜果 | 第41页 |
5.1.2 东北大米 | 第41-42页 |
5.1.3 山东白菜 | 第42页 |
5.1.4 云南花卉 | 第42-43页 |
5.2 国外特色农业发展 | 第43-45页 |
5.2.1 欧洲生态农业 | 第43页 |
5.2.2 西班牙观光休闲农业 | 第43-44页 |
5.2.3 以色列节水灌溉农业 | 第44页 |
5.2.4 荷兰设施农业 | 第44页 |
5.2.5 新西兰特色畜牧业 | 第44-45页 |
5.3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对绍兴的启示 | 第45-46页 |
5.3.1 独有的特色农业规划 | 第45页 |
5.3.2 绿色的特色农业理念 | 第45-46页 |
5.3.3 先进的特色农业科技 | 第46页 |
5.3.4 完善的特色农业体系 | 第4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绍兴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8-54页 |
6.1 物质资本的改革 | 第48-49页 |
6.1.1 特色企业并购,强强联合 | 第48页 |
6.1.2 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市场体系 | 第48-49页 |
6.1.3 龙头企业集聚,增加规模 | 第49页 |
6.2 社会资本创新 | 第49-51页 |
6.2.1 发展金融创新平台 | 第49-50页 |
6.2.2 构建先进的科技体系 | 第50-51页 |
6.2.3 实施特色品牌战略 | 第51页 |
6.3 人力资本构建 | 第51-53页 |
6.3.1 倡导现代特色农业理念 | 第51-52页 |
6.3.2 注重人才引进培养 | 第52-5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9页 |